產經

TIC報告披露美債持倉忽略價值變化

TIC報告是披露各國持有的美國資產持倉,包括美國國債等。 TIC報告是披露各國持有的美國資產持倉,包括美國國債等。
TIC報告是披露各國持有的美國資產持倉,包括美國國債等。
隨着近年地緣政治角力不斷升級,中美在各個領域的摩擦不斷,「去美元化」、「減持美債」之類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許多分析都會引述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TIC)報告,該月度報告披露了各國持有的美國資產持倉,包括美國國債、企業債、美股等。然而,在分析中國的美債持倉變化時,往往忽略了價值變化的部分,單純用持倉總金額變化去判斷中國「增持」或「減持」。
TIC報告在今年6月開始,正式對外披露長期證券(股票及一年期或以上的債券)持倉的「價值變化」(valuation change),並且可以追溯至2023年2月。有了官方的數據參考,可以見到今年1月時,許多分析誤引了2023年11月(報告的發表期滯後兩個月)時「中國增持美債」的消息。
以債價變幅推算更合理
從事後更新的數據來看,當月中國實際上淨賣出124.5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但坊間不少分析都誤以為當月中國增持124億美元,原因是由於沒有注意到當月美債價格的變化。
若忽略美債價格變幅,持倉總金額是「減持」,那麼類比之下,只要某隻股票下跌,就算大股東沒有任何交易,難道可以直接視作「大股東減持」?若此邏輯說得通,那麼舉例港鐵公司(00066)股價一升,那就算是香港政府「增持」了,這種說法顯然不合理。
6月起補充數據 仍有缺點
雖然美國TIC報告在6月起才補充當月的減持幅度數據,但本報一開始已注意到去年美債價格變化的影響,並在今年2月時以《中國美債持倉明增實降》為題,詳細地解釋了如何利用債券價格變化,合理地推算出中國實際上減持了美債,而美國財政部隔了近半年才補上的數據,亦證明了當初本報的分析推斷確實準確。
雖然TIC報告補充了價值變化,但其數據的統計始終有一定缺點,包括沒有統計美國以外國家之間的美元資產交易,比如中國向日本買入美債,就不會反映在該數據之內。只不過這部分數據理論上所佔比例甚少,如是者,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