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機構期貨持倉報告有3款 分類複雜引述易出錯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周公布的機構期貨持倉報告(COT),經常獲外媒引用報道。不過,由於外媒在引述該數據時經常寫得含糊不清,若靠翻譯外媒報道而未查閱COT的原始數據,有機會未能掌握準確資訊。
COT報告大致分3款,一款是COT Legacy(Commitments of Traders Legacy report),當中把投資者的持倉分為兩大類,「商業」(commercial)與「非商業」(non-commercial),前者是公司出於業務對沖需求而建立的期貨倉位,比如某航空公司需要鎖定燃油成本,故買入原油期貨;而後者則是沒有商業需求、單純為了投資炒賣而建立的倉位,因此這些「非商業倉位」一般又叫做「投機倉位」。
另一款叫做現行分類報告(Current Disaggregated Reports),涵蓋了大宗商品期貨,把投資者的持倉分為「4+1」,分別是「生產者/商人/加工商/使用者」;「掉期合約交易員」;「託管資金 (Managed Money)」;「其他倉位」,在這4類之外的歸納為「不用報告」。
再分兩版本 數據差異大
還有一款報告就叫金融期貨交易員報告(Traders in Financial Futures,TFF),主要涵蓋股市指數期貨、外匯期貨,倉位分為4類,分別為「交易商/中間人」;「資產管理經理/機構」;「槓桿基金」,以及「其他」。
更複雜的是,上文提到的3款COT報告,可以再分為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只計期貨合約總張數,不計期權;而另一版本則是期貨加上經對沖值(Delta)調整的期權數目合約,兩個版本的數據差異有時會非常大。
一般而言,外媒引述這些數據進行報道時,往往都不會提及其引述的版本是否包含了期權在內。
此外,坊間分析經常會引述不同款式的報告、不同的倉位項目,完全沒有一致性可言。比如上星期寫了COT Legacy的「非商業」倉位,下個星期就寫「資產管理經理/機構」的倉位,再下個星期就把「資產管理經理/機構」與「槓桿基金」加在一起分析,而且有時甚至一時用計「期貨+期權」,一時又只計期貨而不計期權。這些分析通常會配以「某某期貨淨好倉/淨淡倉創多少年以來新高」為結論,但當讀者試圖找出到底是「誰的倉位?甚麼倉位?有沒有計期權?」答案往往是不知道。
由於這類分析通常追求「創新高」作為賣點,但又缺乏一致性,每次都會引述不同的項目,故有時候會見到上周才分析過日圓淨淡倉創7年新高,本周又會見到日圓淨淡倉創3年新高,下周可能又是一個月新高的說法,令讀者難以掌握實際情況。
對象非一般散戶投資者
看到這裏的讀者,相信會感到眼花繚亂、不知所云,但上文其實已經用了最清晰的方法概括COT報告的複雜程度,因為COT報告的對象並非一般散戶投資者,外國媒體不知出於甚麼心理,總喜歡引述COT數據,但可能引用者本身也搞不清,所以隨便引述了幾句自己也不知道是甚麼但又創了新高的數據,從而令訊息變得混亂。
即使是專業投資者看了這類分析,其實也要大費周章核對數據,才能夠知道外國媒體報道中的是指哪一類投資者的倉位。因此,專業投資者通常會使用專業數據公司的統計,這些統計項目分類明確,是真正「有用」的資料;因為每款期貨都有不同特性,到底是好倉多還是淡倉多,對不同的資產而言也有着完全截然不同的啟示。
COT報告本身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外媒的報道手法卻經常混淆數據,投資者如欲了解真實情況,最好的方法是找原始數據資料,那就萬無一失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