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消費改變兼需求差 港零售業恐有排捱

本港零售業料要待美國減息到一定規模,港匯回落才有望好轉。 本港零售業料要待美國減息到一定規模,港匯回落才有望好轉。
本港零售業料要待美國減息到一定規模,港匯回落才有望好轉。
星展籲多元發展 增添購物體驗
疫後香港經濟復甦不似預期,零售及餐飲業更是一片愁雲慘霧。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副總裁、經濟學家及策略師謝家曦認為,香港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出口帶動,但本地需求疲弱,導致零售業表現不佳,同時美息高企使港元相對其他貨幣強勢,加上內地遊客消費模式轉變,亦影響他們來港意欲。他預期,未來18個月共減息6次後,方可對本港零售市場有少許幫助,形容「未來零售可能仍要再捱一段時間」。
謝家曦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港元偏強,一般而言香港的購買力增加有利進口貿易,惟本地需求疲弱,連同零售、地產、企業投資等表現均一般,料第二季本地經濟仍靠出口支持。今年首6個月,人民幣兌每美元下跌約2%,日圓兌每美元更插水一成,變相鼓勵港人外遊,亦降低旅客訪港意欲,進一步拖低本地需求。
有別於過往偏重於購物和消費,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亦出現轉變,即使他們在內地日常的花費,亦變得暫較着重體驗為主,而較少購買奢侈品或高單價商品。他坦言,當中部分原因或與內地經濟降速有關,但歸根究柢亦與內地人的消費文化轉變有密切關係。
謝估計,要待美國減息到一定規模,港元匯價回落,同時使內地有較大的減息空間進一步刺激經濟,內地資產價格回升,為民眾帶來一些正面財富效應,屆時他們應願意「多一點花錢」。因此,香港零售主要的問題仍是美國何時減息,他預計美國最快今年9月開始減息,年內先減兩次共0.5厘。
勞動力緊張增工資成本
除了需求不足外,本地零售業亦受成本問題所困。本地勞動力緊絀推高工資成本,尤其對消費減少的零售及餐飲業更是雪上加霜;近年地緣政治風險亦使大宗商品價格高踞不下,港元強勢的利好因素亦被價格高漲所抵銷。
坊間指,本地飲食業面臨結業潮的問題;即使平日走在街上,亦見不少「光榮結業」的告示。謝直言,食肆本身是一個很周期性的行業,時興那種菜式,該類餐廳開業數目亦隨之增多,例如在疫情期間,許多專門經營外賣生意的食店開業;食環署數據顯示,去年底本港持牌食肆較疫前的2019年底增近2,000餘間。
不過,在目前經濟環境處於相對偏弱的情況下,質素較差的餐廳會面臨壓力。有開張,則自然會倒閉,他認為目前不屬於結構性問題,現時亦見有外賣店繼續經營,也有內地連鎖品牌部署來港。
待息口港元回落始改善
謝家曦建議,香港零售業本身亦要多元化發展,不能像過去滿街珠寶店、藥房的經營模式,要為客戶提供不同的購物體驗。本港政府大搞盛事經濟之餘,亦可以考慮推出刺激消費的政策,吸引人力資源回流勞動市場,若然整個行業「做好準備,待息口、港元回落的時候,就能夠把握機會」。
謝家曦(左)料本地第二季經濟仍靠出口支持。右為林逢雋。謝家曦(左)料本地第二季經濟仍靠出口支持。右為林逢雋。
謝家曦(左)料本地第二季經濟仍靠出口支持。右為林逢雋。
上市公司談港消費市道上市公司談港消費市道
上市公司談港消費市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