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新增人幣貸款瀉32% 社融縮兩成

內地居民及企業借貸需求大減。 內地居民及企業借貸需求大減。
內地居民及企業借貸需求大減。
6月內地信貸數據有季尾效應加持卻一樣差過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為21,96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瀉32.15%;同月社會融資規模為32,982億元,按年倒退21.84%。
如是者,廣義貨幣(M2)按年增速再縮至6.2%,M1(狹義貨幣)按年負增長赫然擴大至5%,減去M2按年增幅的「負剪刀差」高企於11.2%。
首6月居民貸款冧47%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已放話要改革M1統計方式,但由於M1有企業活期存款,其倒退仍反映企業流動性欠佳,且M1裏的M0(流通中貨幣,可粗略理解為現金),6月底按年升11.7%。按以往方式解讀,「負剪刀差」亦是資金未有流入實體經濟,於金融系統內空轉,對經濟前景悲觀。
不管如何,信貸需求顯然是弱,人行昨亦刻意不提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按年變幅,但翻查歷史數據可知今年首6個月累計按年倒退15.6%,居民部分按年瀉47.9%,短期貸款瀉近八成,國民無意上會兼爭相提前還樓按下,中長期貸款跌19.2%;企業則按年跌14.1%,中長期按年挫16.8%。
官媒再呼籲外界理性看待金融數據,難看不僅因有效融資需求偏弱,也是打擊資金空轉和經濟轉型等多重因素導致,政策就是想淡化「規模情意結」。上月底社融規模按年升8.1%,跟經濟增長和通脹目標基本匹配,且貸款結構不斷優化,如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按年增16.5%。
A股爭持 外資買貨27億
更重要是用「業內人士」和「權威專家」放風不會大舉鬆銀根,說再減息要顧及銀行和人民幣匯率,「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但有效信貸需求偏弱……貨幣政策靠『放水』是解決不了(挑戰)……長債利率已很低,進一步降息引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下行的空間受到限制。」
官媒又引述「權威專家」提及「改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指當前LPR報價與最優質客戶貸款利率間有一定偏離,之後要加強報價質量考核,減少偏離,或可借鑑國際經驗用類似SOFR(有抵押隔夜融資利率)的短息為浮息利率的定價基準,提高貸款基準利率的公允性和利率傳導效率。
A股周五好淡爭持,滬深300指數微升0.12%,全周回升1.2%。滬深股通昨錄淨買入27.33億元。信貸需求不振無阻高息內銀受捧,工商銀行(01398)的A股股價升2.53%,創逾6年新高。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