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商家調整成分慳皮 現剋扣式通脹

近年通脹高企,許多食品生產商皆竭力削減成本。 近年通脹高企,許多食品生產商皆竭力削減成本。
近年通脹高企,許多食品生產商皆竭力削減成本。
除了不加價但減少產品淨重量的「縮水式通脹」,部分商家更把行動「升級」,透過調整食品配方或商品成分來削減成本,製造出「剋扣式通脹」(Skimpflation)的現象。
關注消費者權益的專家提醒,市民除要關注產品有否縮水,亦要慎防生產商有否刻意調整食品原料配方,例如較常見的做法是在產品中加入較廉價的成分,以降低生產成本。
營養價值降 市民蒙損
較廉價的成分儘管亦可食用,但部分或會降低食品的營養價值,味道亦會有別以往。因此專家認為,無論是縮水式通脹抑或剋扣式通脹,都反映生產商和零售商掩飾加價真相的意圖,令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蒙受損失。
北美洲近年面對高企的通脹,當地許多食品生產商皆竭力削減成本。有當地居民反映,以前一盒16安士重的盒裝凍蝦並不計算茄汁重量,但現時產品說明只有12安士是蝦,其餘4安士是茄汁,顯然在重量上取巧。另外,一款乾果燕麥棒的成分,從牛奶朱古力換成使用棕櫚油和調製牛奶製成的「朱古力塗層」。一款原先包含藍莓的藍莓餅乾,現時已變成「仿藍莓」。
即使消費者購買前已細讀產品說明,發現商人的偷樑換柱的瞞騙伎倆,但當愈來愈多生產商這樣做,同類產品選擇愈來愈少,消費者最終也只可無奈接受。不過樂觀人士依然相信,以品質決定消費取向的市場仍然存在,始終有些公司會選擇提供比競爭對手更高品質的商品,以爭取支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