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76%中小企估業務增逾4% 六成冀拓大灣區

不少本港企業對大灣區市場磨拳擦掌。 不少本港企業對大灣區市場磨拳擦掌。
不少本港企業對大灣區市場磨拳擦掌。
大新銀行昨公布「中小企營商機遇調查2024」結果,發現本港中小企普遍對前景抱有信心。其中,逾七成受訪中小企認為未來12個月業務可增長4%或以上;近一半受訪中小企更認為未來12個月的業務增長可高達7%或以上。另外,近六成受訪者有意拓展大灣區市場。
大新銀行委託一家調研機構於今年4至5月訪問了近300家本港中小企,了解各家企業對於市場機遇、未來發展,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等範疇的看法。
電商成主要增長動力
調查結果顯示,76%受訪中小企認為未來12個月業務可增長4%或以上,48%更認為未來12個月業務可增長7%或以上,動力主要來自業務規模擴張(73%)及新產品和服務推出(73%)。業務發展方面,82%認為業務增長機會來自香港,46%認為來自大灣區(不包括香港)。
宏觀市場發展方面,受訪中小企認為電子商務(60%)、金融(56%)及領先科技(55%)產業將成為香港未來12個月的增長動力;大灣區(不包括香港)方面,3大增長產業為領先科技(68%)、消費(66%)及金融(65%)。
此外,58%受訪中小企有意拓大灣區市場,當中58%更認為未來12個月的業務增長可高達7%或以上。
在有意拓展大灣區市場的中小企中,有82%認為業務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擴張業務規模,同樣有82%認為來自推出新產品和服務,而來自發展電子商貿則有81%。在這些中小企中,81%會考慮尋求銀行服務及支援,66%會關注跨境支付服務是否足夠。
視利率為最大挑戰
有關未來發展,56%中小企認為未來12個月的最大挑戰為利率,55%認為是外匯風險管理及資金成本;47%憂慮地緣政治。為了應對挑戰,68%中小企期望獲得風險管理策略如利率與外匯對沖等資訊;46%希望銀行能舉辦研討會或工作坊以發放實用資訊。另外,42%期望獲得更多ESG方面的基本入門指引。
大新銀行副行政總裁、高級執行董事兼集團個人銀行主管王美珍稱,明白中小企期望與時並進,開拓更多商機,亦有意涉足ESG以彰顯企業社會責任,但往往缺乏時間和資源了解並實踐相關標準,亦需要一些專業的協助和指導,故該行會繼續在不同範疇提供所需支援,近年便透過贊助多個為中小企而設的ESG相關教育項目,提升中小企對ESG的認知,鼓勵其參與可持續經濟轉型和認識低碳經濟趨勢中的挑戰和機遇。
港中小企對前景信心狀況港中小企對前景信心狀況
港中小企對前景信心狀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