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全球政經續動盪 華得強化內循環

環顧全球,近月印度及法國等的選舉活動,都為環球金融市場帶來震盪,即將迎來的還有英國、美國等選舉活動,勢令金、股、匯、債市場波動。面對美國推動貿易保護主義,全球經濟本來就不穩定,加上多地政局不明朗,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風險上升,中國無法控制,得着力加強內循環,以抗衡外部衝擊。可以預期,內房市場會隨着政策調整而漸趨明朗,而各項刺激消費等措施,將在保持內地景氣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印度舉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選舉,惟出乎意料的是,總理莫迪雖然成功贏得第二次連任,惟其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卻失去在議會的多數席位,意味印度政局應起變化,莫迪政府未來的施政也許不能如此屆般一帆風順,單是經濟在美國推波助瀾下,向極受外圍影響的出口製造業傾斜,以及引入大量的外國競爭,不利本地產業等問題,勢將引來反彈,估值高企的印度股市不無挑戰。
再看歐洲,5年一屆的歐洲議會選舉剛落幕,歐洲經濟體即傳來一系列震盪,包括荷蘭首相請辭;法國執政黨受重創下,復興黨大敗於極右的國民聯盟,總統馬克龍宣布時隔27年再度解散國會,提早大選,將於本月30日及下月7日舉行兩輪投票。
還有,今年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選舉將於11月舉行,此前第一場辯論將在6月27日舉行,第二場則在9月10日。美資投行率先發出預警,指自1992年以來,過去6次美國選舉歷史,除了2000年及2008年的大跌市外,股市和利率市場一般在選舉前5個月和選舉後3個月,波動會加大,以反映選舉議題;在匯市,一般在選舉前一至兩個月才會波動,一旦共和黨佔上風,投資者得及早為美元轉強,以及債市與股市波動對沖風險。
全球金融體系仍以美元為主,美元若再轉強,其他非美貨幣必受拖累,這是中國未有輕言採取減息行動以刺激經濟的原因,考慮之一是要確保人民幣匯率維持在區間浮動,穩定市場預期,免令中國資產估值承受更大壓力。
面對外圍政局重大不明朗因素,且歐美都向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的應對之策,乃加緊理順內部供應與需求,強化內循環戰略。雖然已公布的4、5月經濟數據參差,但隨着近月當局陸續放鬆全國樓市的調控,加上推動汽車等以舊換新以刺激消費,且通縮壓力漸消失,相信6月及第三季的展望可穩步向好,市場信心逐步恢復,為內部需求打好基礎。且值得留意,下半年內地在加大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方面料有突破性進展,有助確保內循環順暢,為穩經濟給力。
另一方面,美元愈是霸道,將為推動國際貿易本幣結算增添動力,以減低受美元匯率波動的影響。中國得積極拓展非美體系經貿連繫,充分利用金磚國家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國際基礎,補足歐美亂局引致的外部需求空缺,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補足協調,始有望應對環球新發展格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