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房取消預售制時機未到

向現樓銷售制度轉變過程,預售制仍發揮重要作用。 向現樓銷售制度轉變過程,預售制仍發揮重要作用。
向現樓銷售制度轉變過程,預售制仍發揮重要作用。
預售制非電商行業獨有,在其他行業佔據的資金鏈地位,更加舉足輕重,包括內房及汽車業。不過,近年內房地產開發商債務爆煲違約債台高築,導致商品房項目爛尾交樓難,當中,預售樓花機制亦成為眾矢之的。即使去年住建部曾表達「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樓銷售」,到今年正式表示「要有力有序推進現樓銷售」,但預售機制衍生的巨額資金不能不管,創立一年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上月指,需嚴格監管項目預售資金,以防新風險。
地方介入嚴管預售資金
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上月表示,保交房攻堅戰的工作方案,主要考慮透過摸清底數、分類處置、建立長效機制等措施。一方面會有力有序推進現樓銷售,透過「白名單」融資政策,支持商品住宅項目達到現樓銷售條件;另一方面,對繼續實施預售的,嚴格項目預售資金監管,反映當局對現樓及樓花正推行雙軌並行的監管。
至於負責優化預售資金監理流程的重任,就落在城市房地產協調機制,以合理確認預售監管資金的額度。今年1月,住建部及金融監理總局發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由地方政府列出融資項目「白名單」,允房企憑入選「白名單」的地產項目向內銀申請合理貸款。金監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於上月指,「白名單」項目單獨建帳核算,封閉運作管理,「白名單」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理帳戶亦應開立在主辦銀行,明顯要打擊預售資金不入監管帳戶、挪用預售資金的亂象。
轉向全面銷售現樓需時
一如中指研究院此前的分析,預售制與現售制在內房產業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在向現樓銷售制度轉變的過程中,預售制仍將發揮重要作用,過渡階段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或將對市場產生一定促進效果。
既然內地已開展現樓銷售試點,逐漸轉向全面現樓銷售,在現樓銷售逐步推廣前,市場基礎條件亦需得到滿足,例如市場庫存充足,才會在現售範圍擴大的過程中不會造成供需失衡。相應地,對房企金融支持亦要推進,因縮短項目開發周期之際,要降低開發企業資金壓力,研究合理解決資金缺口方案,有效滿足開發企業建設期的合理融資需求。言之下意,一手交錢、一手交樓的遠景還需長征。
面對外界斥責預售制帶來的交付風險,該研究院認為,對現有機制進行預防及化解,將是完善預售制度的重要方向,包括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加強工程進度管控、調整居民付款節奏等。對於存在交付風險、虛假宣傳、質量問題等的企業提高其預售門檻。因此,不難理解內房行業的預售制退場時機仍未到。
全面實施現樓銷售的影響全面實施現樓銷售的影響
全面實施現樓銷售的影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