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電商狂補貼 競爭趨激烈

淘寶天貓在今年618狂歡節推出多項商品優惠。 淘寶天貓在今年618狂歡節推出多項商品優惠。
淘寶天貓在今年618狂歡節推出多項商品優惠。
往年體驗欠佳 歷時10載網購節預售終結
媲美大型網購促銷活動「雙11」的消費重頭戲「618電商大促銷」踏入高潮,自5月中旬以來,各電商平台公布618新規,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09988)旗下的淘寶天貓、京東集團(09618)平台陸續宣告取消預售制度,直接現貨開賣,被外界冠以「史上最簡單的618大促銷」之名。不過,分析認為,改制後首個「618」網購節橫跨周期未見全面縮短,反而主辦方補貼力度同步加劇,互聯網消費平台「內捲」可能更為猛烈。
今次網購節的關鍵詞是離不開「簡單」、「直接」等,開宗明義就是要簡化購物流程。官媒認為,此舉助消費者避免「踩地雷」,使消費者不必在支付尾數和等待發貨上花費時間和精力,從而提升用戶對電商平台的滿意度。官媒引述專家意見指,這也能促使商家更注重實時的銷售數據,加上電商平台可借此機會進行差異化定位,突出現貨即購即得的優勢,有望尋找平台、商家、消費者之間新的利益平衡點,堪稱三贏新局面。
淘寶天貓百萬件商品半價
預售制的原意相當於蓄水池,鎖定消費者訂單,即鎖定了市場購買力、控制產能及避免存貨積壓,幫助商家確定市場份額、有序回籠資金。下定決心將沿用10年之久的預售機制結束,當然並非無因。隨着網購節規模日益加大,參與預售的商家和消費群體亦不斷擴大,問題也早已滋生,甚至引來消費者近年高聲討伐。業內人士指,預售商品不能如期發貨、補差價出現漲價情況、售後服務與常規銷售商品不一致之外,金融風險更事關重大,如商家收到預售訂金後「無影」,款項無法追回,連累電商平台及其他商家的口碑均見受損。
備受消費者抱怨體驗不佳的預售機制消失,也算是民心所向,但回歸存量時代、消費過程化繁為簡之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電商平台要再次打動消費者歡心及荷包,紓緩商家失去預售機制的壓力,談何容易。
既然要以客戶為首要目標,直接賣現貨可能不比直接減價打折更吸客。取而代之的主辦方補貼、直播電商等低價策略,同時也更賣力。據淘寶天貓介紹,有百萬件商品將現身「五折會場」,而「官方立減15%」和每滿300元(人民幣‧下同)減50元優惠亦將持續,且提供合共逾150億元優惠券,表明是次活動將通過更清晰簡易的方式提升價格競爭力。
京東望中小商家銷售增逾50%
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在5月底更表明,今年的618網購目標是逾15萬個中小商家銷售增長超過50%、銷售過百萬元的商家數量升逾一倍,並助超過80個品牌銷售過10億元。即使京東是次活動周期較往年縮短,但集團揚言要帶給消費者「更便宜」的購物體驗。質素保證方面,有85%以上商品均可享「價保」,即消費者購買後商品出現降價可在承諾保期內申請返還差價。足見電商巨頭面對整體零售增長放緩的窘境,不得不偏向消費者,調整過往10年的打法。
不過,內地券商東吳證券發表報告指,電商大促活動(促銷購物節)本質上是聚集銷售做營銷,龍頭平台商品宣傳及營銷戰場仍然會很「捲」(競爭)。電商大促活動更多是把一段時間的需求聚集到短時間內釋放,但較少催生新消費需求。今年京東、天貓等平台取消預售,並非意味着大促活動就不會「內捲」了,商家折扣等競爭或變得更嚴重。
券商:消費需求加快釋放
對消費者而言,該券商認為,取消預售制及規則簡化,有助減少格價上消耗的時間,或有利消費需求加快釋放。當更多消費需求聚集到購物節檔期,商家為取得高銷售額,促銷力度或要增加。最終銷售額在第二季之中的佔比提高,品牌商在購物節檔期表現,對於本季收入亦將比往年顯得更為重要。
另有券商擔心,取消預售機制可能會對品牌商產生負面影響,包括增加庫存備貨率,尤其對於服裝、生鮮等產品;退貨率或會上升,因電商平台提供全場包郵、運費補貼等降低退貨成本;關鍵仍是商家戰略重點繼續聚焦低價,圍繞價格力展開惡性競爭,難逃「內捲」命運。
京東揚言,今年要帶給消費者更便宜的購物體驗。京東揚言,今年要帶給消費者更便宜的購物體驗。
京東揚言,今年要帶給消費者更便宜的購物體驗。
電商補貼戰況電商補貼戰況
電商補貼戰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