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善用資本技術 構建創科生態圈

隨着新一代科技推動,新經濟發展帶來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掌握高端製造技術、大數據、大市場等優勢,在新經濟發展方面的地位舉足輕重。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必得對接國家戰略,善用在資本及技術研發方面的優勢,切實推動經濟朝創新科技方向轉型,構建創科生態圈,加快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香港經濟始有望重建強勁動能。
為了緩解全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氣候轉變,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之勢不能逆轉,同一時間也帶來新的價值,並重塑全球利益分布。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不可能故步自封,得設法適應世界趨勢,始有望保住國際地位。
過去,香港以發展房地產及金融業而創造可觀產值,不少香港人靠炒樓、炒股起家,更有「一舖養三代」的說法。之不過,隨着全球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創科發展一日千里,中美博弈,科技戰更是主戰場,全球都在朝新經濟轉型,產業發展得重新布局。土地資源有價,但不等於經濟的全部,更不應阻礙經濟轉型。製造業雖非香港強項,但圍繞內地製造業升級改造所帶來的增值服務和新商業模式需求同樣可帶來可觀新商機。香港得設法改變非地產即金融這過於單一的產業結構,強化創科多元布局,經濟始有望重建新增長點。
環顧新經濟中兩大發展趨勢,就是數碼化和智能化。香港創科圍繞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4大範疇發展。與其他經濟體一樣,大增科研資源、招攬科技人才,都是不少得的手段。與沿岸城市如深圳、廣州等加強交流,形成地區性的科技集群,冀能吸引更多外國企業在港設總部或研發中心,發揮香港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樞紐地位。
事實上,香港在資本市場、研發能力、科技基建、國際公認的法律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方面具備優勢,加強培育本地初創企業,配合內地建立國際化創科產業鏈工作方面,誠然可做得更多。但當然,在這轉型過程中,港府工作得不失嚴謹、專業、周全、紮實行事,避免如早前在拓展家族辦公室方面弄出「王子風波」,予人「兒戲」之感,徒添國際笑話。
今日香港投資管理公司公布與本地獨角獸企業進行戰略合作,期望能為香港善用資本構建初創企業群方面作好的開端,作更大努力;並聚集到更多創科企業,豐富香港資本市場的創科主題內容,配合國家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實現中國資產全球定價權。
過去香港搞中藥港、數碼港等項目,最終都被指「得個講字」,又或是發展變質,結果香港經濟還是高度依賴地產與金融。可現時港府財政已大不如前,地緣政治亦加劇國際競爭,且香港經濟結構問題也到了臨界點,傳統產業動能減弱,整體發展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得設法藉構建國際創科中心來打破困局。港府須拿出決心推動經濟朝創科轉型,確保有效應對世界變局,不被這股科技洪流所淹沒。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