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券商:內銀基本面差 勝在股息吸引

富瑞指,內銀減派息機會小。 富瑞指,內銀減派息機會小。
富瑞指,內銀減派息機會小。
貸款利率下降、既有樓按減息、國債利率滑坡……內銀生息資產的收益率幾乎都易跌難升,為甚麼富瑞仍推薦四大國有銀行?身兼富瑞中國金融及房地產研究主管的陳姝瑾坦言,內銀「沒有甚麼基本面,都很差」,但勝在股息回報率吸引。
淨息差明年料續下行
她不諱言,屢創新低的淨利息收益率(淨息差)到明年仍會下行,充其量速度減慢而已,主要是貸款需求不振且減息機會仍高,大行的優勢在於能夠再減存款利率幫補一下,貸款和存款利率一起跌。
既然如此,內銀股今年為何表現堅挺?她指出,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農業銀行(01288)及中國銀行(03988)等大行派息,乃中央主要財政收入來源,達赤字的一成,因此削減派息的機會很小,而且一定保持充足的資本比率,不然就會有系統性風險,列帳盈利和派息都「不會太爛」。
至於四大行孰優孰劣,她表示,彼此盈利增速差別已經明顯縮小,所以沒有特別偏好。大致上,內銀股價處於預測股息率9厘是底,7厘是頂,短期內不排除會轉為跑輸大市,但7厘對南下資金頗具吸引力,且由於派息穩定,南下資金的主力——追求低風險的保險基金的尤為愛買。如果今年經濟沒有太大起色,即使資金會在不同板塊輪動,內銀仍會受捧。
富瑞為內地樓市把脈的報告除了四大行可以考慮外,亦提到經歷4至5月的升浪後,A股和港股短期內會轉為區間上落,以及企業拓展海外和消費降級明年仍是趨勢。
內企勢加快拓展海外
就企業「出海」,陳姝瑾認為,由於國內「太捲」(競爭太大),海外的毛利率會高得多,內地企業加速擴展海外是大勢所趨,「我早前路演帶了個便捷鍵盤,大家都想要,它不過是150元人民幣,之後公司考慮以它作為禮品,不料在美國每個賣45美元,而且不如我的輕巧好用,可見中國很多產品都有優勢。」
然而,資金投資中港股市與否還要看國家風險,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也是擺在他們眼前的事實,姑勿論會否像美國連進口都禁止,就算拓展海外,要是內地收入仍佔絕大部分,海外的增長未必會對業績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