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多地人口老化加劇財赤

印度愈來愈多婦女延遲生育,導致出生率下降。 印度愈來愈多婦女延遲生育,導致出生率下降。
印度愈來愈多婦女延遲生育,導致出生率下降。
疫後財政元氣大傷 開源增收鼓勵生育
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持續,各地在應對這個問題上都顯得有心無力,畢竟在如今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經濟景氣本就充滿不明朗因素,政府經歷3年疫情後大多都面對財赤,苦於開拓新收入來源,而要施行長期政策鼓勵生育,應對高齡人口需要,卻在在需財。如何力挽狂瀾應對這個棘手問題,成為多國政府的挑戰。
半數地區出生率不達標
聯合國早在2022年已預告,人口老化取代人口炸彈成為最大威脅。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的研究顯示,目前全球約有半數國家和地區,生育率低於替代水平,即平均每名婦女所生的子女人數,達不到維持人口的指標;且預計到2050年,這個比例將增加至75%,到2100年更進一步升至約97%,即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98個會出現人口減少的情況,每名女性生育率會由2021年的2.23個跌至只有1.59個。
事實上,富裕國家持續少子化,人口老化和勞動力減少,維持出生率較高的貧窮國家會成為全球人口的增長來源,而人口分布不均,將重新配置全球經濟和國際力量平衡,意味伴隨人口結構問題的,好可能是全球利益重新分布。
印度貧富懸殊重男輕女釀禍
醫學期刊《刺針》早前發布的研究顯示,印度生育率從1950年的近6.2降至2021年的略低於2,預計到2050年會降至1.29,到2100年再降至1.04。一般認為,生育更替水平是2.1,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2.1個孩子。
對印度當局而言,生育率急降加上預期壽命延長將帶來多重挑戰,包括長者的社會保障、醫療保健,尤其是印度的貧富差距甚大,且長期重男輕女以至勞動力結構失衡,令問題變得更複雜。
專家亦指,印度生育率下降背後有一系列因素,包括肥胖、壓力、吸煙和污染等。醫療保健企業Nova的研究顯示,印度一般生育率在過去10年內下降20%,約有3,000萬人被不孕不育困擾。此外,印度愈來愈多夫婦因為職業而選擇遲生育,這也是生育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日本勞動人口佔59%史上次低
論老化指數,全球之冠非日本莫屬。日本官方上周公布的2023年人口動態統計顯示,一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數量的總和生育率(日本稱為「合計特殊出生率」)僅為1.2,創新低,而出生人數和結婚數亦創二戰後新低,反映年輕一代在對前景不明朗、對婚姻和家庭的價值觀改變等因素影響下,不願生育,少子化問題愈見嚴重。
去年不包括外國人的出生人數按年減少5.6%至72.72萬人;出生人數連續17年低於死亡人數,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而得出的自然減少約84.86萬人。另去年日本的結婚數量按減少6%至約47.47萬對,是戰後首次低於50萬對。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0月1日,日本15至64歲勞動年齡人口按年減25.6萬人至7,395.2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59.5%,比重與創歷史次低紀錄的2020年相同,而最低紀錄為2021年和2022年的59.4%。
近日更有日本學者吉田浩稱,若現時的人口趨勢持續,到2720年,日本不但可能「只剩一名未成年兒童」,還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因少子化而滅絕的國家」。
南韓津貼延至18歲 企業補助
今年2月南韓政府的統計數字顯示,該國2023年新生兒數量是23萬人,總生育率為0.72,史上最低。當地人口研究院本月公布的人口報告顯示,該國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將從2023年的3,657萬人,減少至2044年的2,717萬人,減幅達940萬人。
南韓官方統計數據亦預期,19至34歲年輕人到2050年將降至521萬,佔整體人口比例僅11%。公私兩方面都出招鼓勵生育,有韓企為生育員工提供現金補助,政府亦推出鼓勵生育計劃,將補助津貼延長至18歲,並加強社會育兒服務支援,奈何過去南韓政府在刺激生育方面花費逾萬億元,至今卻成效不彰。
新加坡加消費稅應對政府支出
新加坡同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預計到2030年,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達25%,到2033年將有近一半人口超過50歲。如何確保高齡長者能過上友善的退休生活,政府財政負擔又能應付,確是一個大問題。
該國除了提供育兒假制度之外,還向育兒者提供免稅額及現金補助;另於今年開始上調消費稅至9%,為當地去年分兩階段上調稅率的第二階段,旨在應對高齡化人口激增和醫療保健成本上升的財政需要。
意大利長者達25% 經濟負擔重
歐洲亦苦於人口快速老化及生育率偏低,後果是打擊經濟增長,加重財政負擔,危及社會可持續發展。官方數據顯示,去年意大利出生率連續第15年下降,創新低。該國去年出生人數37.9萬人,按年降3.6%,較2008年銳減34.2%,而2008年是意大利出生人口增加的最後一年,也是意大利自1861年統一以來出生人數最少的一年。
同時,意大利生育率從2022年的每名婦女生育1.24個孩子降至1.2個孩子,遠低於穩定人口所需的2.1標準。此外,約25%居民年齡在65歲以上,80歲以上人口甚至首次超過10歲以下人口;另百歲老人多達2.25萬人的新高水平。去年意大利人口的預期壽命也增長至83.1歲,按年增加6個月。
過去10年,意大利的總人口累減逾130萬人。官方預期,根據基準情景,到2050年,意大利人口將縮減至5,440萬人。
美國去年新生嬰兒45載最少
2023年美國出生人口數量降至1979年以來最低水平,延續20年來美國少子化的趨勢。
美國國家衞生統計中心4月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去年出生總人口降2%至359萬,為1979年以來最低水平,當年美國約有340萬嬰兒出生。外媒引述人口統計學家Brady Hamilton稱,美國育齡婦女的生育率處於該中心開始編製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
富裕國家普遍面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問題,美國亦不例外,惟美國的出生率一直受缺乏有薪家庭假、育兒費用高昂及醫療費用飆升等因素的制約,白宮亦似乎沒積極正視人口老化的問題。
學者稱,日本在2720年或成為首個因少子化而滅絕的國家。學者稱,日本在2720年或成為首個因少子化而滅絕的國家。
學者稱,日本在2720年或成為首個因少子化而滅絕的國家。
美國出生人口降至1979年以來最低,長遠影響勞動力。美國出生人口降至1979年以來最低,長遠影響勞動力。
美國出生人口降至1979年以來最低,長遠影響勞動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