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視野:押注增長股望跑贏牛市

投資者宜做足功課選股,等待港股再度踏入牛市。 投資者宜做足功課選股,等待港股再度踏入牛市。
投資者宜做足功課選股,等待港股再度踏入牛市。
中國股市從2月以來升幅不小,網絡上關於市場為甚麼反彈,是否可持續等討論絡繹不絕。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波上漲伴隨着成交額上升,反映增量資金在流入港股。鑑於南向資金的流入幅度與之前差距不大,初步推斷外資流入是這輪升市的主要驅動力。
儘管可以預見在如此快的暴升之後,市場出現短暫回調和獲利回吐在所難免,但是外資回流的趨勢似乎正在鞏固,資金面的積極變化往往是市場復甦的開端。不過,現時不深入探討市場升勢是否可持續,是次主要談談在未來有機會到來的牛市中要如何跑贏。
跑贏熊市主要靠防守性,故高分紅、穩健的個股過去兩年表現強於大市。今年以來上升最多的也是銀行、保險、能源、原材料等,主因除了它們股息率較高,因而受到內地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等追求穩定現金回報的機構投資者追捧以外,也與過去幾個月市場的復甦不無關係——因為這些企業市值大,在指數當中所佔的比重也較大。很多外資在流入初期都是通過增持中國市場及新興市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意味着在指數中佔比較大的大市值公司獲得了最多的被動資金流入。
投資ETF是增持中國市場最快的方式,但港股反彈到特定水平,部分盈利前景普通的公司估值已太高,最後資金還是需要靠投資個股,來尋找市場中的alpha(可理解為基本因素驅動),以期望獲得超額收益。這也是為甚麼在市場上升初期,各板塊都會見到估值修復,但隨着牛市的推進,板塊和個股的走勢往往出現分化。
科技醫療板塊易炒上
在2016年中到2018年初牛市中,恒指成分股表現最好的10隻股票來自汽車、科技、醫療、消費、金融、博彩,以及航運板塊。在2020年牛市中,表現最佳的10隻股票來自汽車、原材料、醫藥、科技、消費,以及航運板塊。可見每個板塊都有基本面強勁的公司,並能產生比市場平均高出數倍的回報。但從概率來講,科技、醫療、汽車等盈利有增長性的公司似乎更易強於大市。
事實上,在以上兩個牛市當中,以科技指數和醫療保健指數為代表的偏增長企業明顯跑贏恒生指數,而且是愈到後期漲勢愈好,而以地產指數和金融指數為代表的傳統經濟企業,雖然在市場上升初期表現強於大市,走勢逐漸會與大市趨同甚至小幅跑輸。
選股着重基本面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跑贏的公司不一定在指數中。以2020年的牛市為例,排除掉市值不足400億元的公司後,港股表現最好的5家公司,只有一家是恒指成分股;表現最好的20家公司只有6家是恒指成分股。這意味着,指數以外市場的潛力還有很大,而這是只買指數ETF的投資者捕捉不到的;通過選股、深入調研企業基本面,才有機會把握這部分的收益。
總結來看,若希望在牛市,尤其是市場估值看上去已經不低的牛市中後期尋找alpha,首先是調整行業的風險敞口,可適度增加醫藥、科技等高增長行業的比重,因這些行業更有機會跑贏。更重要是通過悉心調研,尋找基本面潛力還未被市場發現、盈利勝於預期、定價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公司。當市場情緒恢復正常,投資者會重新着眼於基本面和盈利,優質公司往往就會跑贏。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只反映當時觀點,並非投資建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