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旅業對全球GDP貢獻勢返疫前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一份報告顯示,各國在新冠疫情後重新通關,釋放大量的旅遊需求,預期今年國際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業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而美國、西班牙及日本蟬聯促進旅遊業發展首3位,中國上升一位,排名第8。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行業團隊負責人Francisco Betti表示,旅遊業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並透過經濟和社會轉型來服務社區,今年將是旅遊業的「轉折之年」。
中東接客量復甦領先
受惠旅遊需求顯著增長、航班增加、國際環境更開放,以及對自然和文化景點的興趣和投資不斷上升,全球旅遊業在疫後出現增長。在排名的119個經濟體中,有71個得分較2021年提高,惟全球平均得分僅增0.7%,可見面對錯綜複雜的挑戰,地區之間的復甦進度也有差異。以國際遊客接待量計,中東復甦速度最快,較2019年增長兩成。
報告指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尚未解決,而航路運輸量、資本投資、生產效率和其他供應條件尚未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加上全球通脹的影響,失衡狀況抬高了價格,造成更多的服務問題。
近年積極發展旅遊業的中東,其努力有成果。相比2019年,阿聯酋得分加4.4%,排名跳升7級至18位;沙特阿拉伯得分升5.7%,排名41,升9位。報告強調,發展中國家仍要進行大量投資,方可縮小與已發展國家的差距,認為發展中國家可持續地善用自然和文化資產,以推動旅遊業發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