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日韓製造業擴張 華財新PMI近兩年高

華官方財新製造業PMI分歧 華官方財新製造業PMI分歧
華官方財新製造業PMI分歧
中國民間製造業活動續擴張,反映中小型、出口導向民企為主的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繼4月創逾一年高位之後,5月再下一城,錄得51.7,為近兩年新高,繼續與意外陷入萎縮區間的官方數據背馳。外需改善程度似乎比內需快之際,亞洲地區的工廠活動也恢復增長,日本及南韓PMI在5月扭轉了數月以來的下滑局面,分別錄50.4及51.6。
積壓業務增 就業壓力大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指,5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顯示,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擴張加速。分項來看,生產指數升至23個月新高,消費品類生產增長強勁;新訂單指數連續10個月在擴張區,惟5月新出口訂單指數放緩,仍為第5個月企在盛衰分界線50之上。
由於新訂單增加及用工減少,企業積壓業務量連續3個月上升,5月積壓業務量指數升至2021年10月來最高,企業選擇消耗庫存以滿足新訂單需求。王喆指,製造業就業連續數月收縮,就業壓力偏大、需求弱過供給依然是目前內地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原因仍在於社會整體預期偏弱,是過去較長時間內外部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影響所致。
穆迪上調內地經濟預測
不過,評級機構穆迪將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4%上調至4.5%,因疫情後內地以製造業和出口為重點的增長戰略正在形成,明年預測仍維持4%增長。近期有關零售銷售、工業生產、就業和信貸需求數據喜憂參半,次季經濟增長或放慢。惟穆迪相信,穩樓市發展等措施將帶來穩健的經濟增長。
受到新訂單復甦支撐,日本au Jibun銀行5月製造業PMI終值錄50以上,為一年來首次重現擴張,關鍵的產出和新訂單分項指數仍處於萎縮區域,但下滑速度為一年來最慢,表明情況開始好轉。標普專家分析提醒,日本製造商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成本壓力加劇,因為日圓貶值增添進口商品價格壓力。
標普全球調查顯示,南韓5月製造業PMI重拾擴張,屬兩年來最強。台灣、印尼、越南和菲律賓5月製造業活動也處擴張區間,區內製造業復甦有望支撐亞洲經濟增長,並緩衝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衝擊。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