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開價平均高二手樓8%
受加息與生活成本危機影響,英國整體樓價去年出現回落,但另一邊廂,新屋價格卻平均上升17%,使新樓與二手樓的價格差距不斷擴闊。
有英國學者就上述奇怪現象進行研究,追蹤近年英國各大房屋發展商的營運表現及財務狀況,發現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英國新盤的開價大致與全英平均樓價相若,但之後發展商不斷加價,幾乎所有新盤開價都高於整體樓價水平,較二手市場平均高出8%。
近年,儘管大型發展商的土地開發成本減少,但依然不斷提高新盤售價,藉以實現利潤最大化,讓公司可以向股東分派豐厚股息。
8大發展商18年派息1594億
研究顯示,在2005至2022年間,英國8大發展商向股東合共派發了超過160億英鎊(約1,594億港元)的股息。2005年,這些發展商將稅前盈利的16%作為股息,相當於每賣出一間新屋就有5,000英鎊(約4.98萬港元)用作派息,但在2022年,股息佔盈利的比例大增至47%,即每賣出一間新屋就要派息2.2萬英鎊(約21.9萬港元)。
派息比例大增,原因是近年不少國際基金及投資管理公司加入,成為英國發展商的重要股東,而這些機構投資者往往對公司的分紅政策有更大話語權。不過,從另一角度看,派發高股息反映公司沒有將利潤投放於建造更多住宅,也沒有投資在改善新屋品質,或減少碳排放等新建屋技術。
再者,近年英國新屋落成量不足,而且售價居高不下,其中一大原因是發展商以減慢建屋的方式來控制供應量,令市場逐步接受新屋的高溢價。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間,有12年各大發展商的利潤都高於行業正常水平。
專家籲打破壟斷增供應
因此,研究報告建議,如果想改善英國的新屋供應短缺以及新屋售價過高的問題,政府要考慮容許更多不同機構參與建屋,例如批准房屋協會、社區主導的住屋團體,甚至是私人建屋,打破大型發展商的壟斷局面。
資料顯示,自建住宅在英國只佔新屋比例的7%,但在德國卻佔超過50%。這些以住屋需求主導的新屋,不會以利潤最大化為優先考慮,有助降低建築價格,讓更多家庭可以負擔。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