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88%畢業生看好就業

楊啟之認為,本港有其獨特優勢,更形容「底子厚」。 楊啟之認為,本港有其獨特優勢,更形容「底子厚」。
楊啟之認為,本港有其獨特優勢,更形容「底子厚」。
全球投資專業人士組織CFA協會一份報告顯示,畢業生對就業前景感樂觀,有88%香港受訪畢業生對畢業後前途有信心,不但跑贏全球平均的78%,按年亦增21個百分點。該協會亞太區考試發展高級總監楊啟之認為,隨着本港社會氣氛好轉,加上人才、投資移民及等措施落地,反映政府對人才重視,令畢業生更有信心。
近三成首選金融業
報告指,金融業「冧莊」,有近三成畢業生視為就業首選。她坦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宏觀經濟環境等多重夾擊,香港正面對挑戰,但本港國際金融中心非一兩日建成,無論在專業服務、金融基建等,仍然有其獨特優勢,形容「底子厚」。
料學懂AI有利搵工
隨着內地市場進一步改革開放,企業「走出去」,香港作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窗口將會受惠,而其作為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也會有更多人民幣產品推出,將帶動金融市場發展及推動人才需求。
不過,有68%認為人工智能(AI)出現,更難找到理想工作,但95%本港受訪者認為AI或自動化對職業成功至關重要,顯著高於全球平均的66%,更有99%相信了解如何使用AI等工具,有利其就業前景。
楊氏解釋,AI或自動化確實會減少部分工作崗位,而愈來愈多的工種也可以應用到AI,因此更需要認識有關技術。
若然提到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CFA),傳統上被視為金融業人才一個「含金量」甚高的專業證書,可靠這一份證書,也不一定就能保住飯碗,還得看市場景氣。
類似內地,近年經濟表現遜色,近日就有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傳影片,指自己為普通大學的金融專業畢業生,5年前畢業後在一家深圳小私募做行業研究,去年底考到了CFA證書,可惜同一時間卻失業,至今前前後後面試十多家,但真正完全對口的職位很少。為了緩解焦慮,故想跑外賣過度一下,結果一天由9時半跑到5時多,賺不到100元人民幣,主要是生手不熟路。可見經濟轉型、市道不濟,金融業從業員也有其苦況,「學歷貶值」就成為金融業人士就職面臨的困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