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國博弈無回頭 得晶片者得天下

全球經濟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數十載和平,面對人口老化、產業轉型、氣候環境轉變等問題,經濟增長變得艱巨,得透過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推陳出新,以創新科技來為經濟創造新價值,實現新增長周期。以數碼與智能化等創新科技為核心的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加快全球走進新經濟時代,能掌握晶片優勢,誰就能得天下的說法,絕不為過,這也說明為何中美博弈,晶片大戰也必然是主戰場!
半導體元件可以比喻成絕大多數現代科技應用的大腦與心臟,不管是人工智能(AI)、5G或物聯網,甚至是日常會用到的智能手機、電視、個人電腦及各種家電產品,都用上半導體元件,透過先進半導體製程製成各種晶片。目前,美國、台灣、歐洲、日本、內地等都掌握製造晶片及相關設備的技術,當中以美國及台灣的技術相對領先,但內地與兩者的技術差距亦在收窄,就連歐洲、日本與南韓都感受到壓力。可單靠私人企業投入,根本不足以應付產業挑戰,故各地都改由政府主導半導體業的戰略發展。
內地早在2015年提出《製造業2025》計劃,推動製造強國戰略升級改造。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在2022年簽署《晶片法案》,禁止未來10年內所有聯邦政府資助的美國科企繼續在內地從事先進製造業的經營,並配合各項晶片制裁措施,在技術、設備及人才等關鍵領域全面封殺內地,並以「美國製造」來重建自有供應鏈,同時組建「晶片聯盟」圍堵內地。
內地面對美國的割喉式斷供,技術缺口令半導體產業陷衰退,亦缺乏海外人才與技術交流,高度依賴的進口高端晶片供應斷裂,亦影響科研進度,迫使內地要加快「國產芯」進度,目標是到明年,晶片自給率要由2019年的30%水平提升至70%。惟撒幣式的政府補助顯然不是「萬靈丹」,會否因而打台灣主意,令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大增成疑,故見包括歐洲、美國、日本等都要求台灣第一、也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台積電到當地建廠,以保障晶片供應鏈穩定,最新更聞美國第一大電動車企要求供應鏈增加非內地及台灣供應比重,好明顯也是基於兩岸局勢的考量。
如今美國無廠半導體企業英偉達在晶片設計領先全球,股價飛升成為全球新一代股王,中美AI大戰上,晶片是決勝關鍵,而英偉達就是美國實力的代表。內地如何克服這方面的挑戰,顯然仍面臨諸多掣肘,惟華為去年以來在智能手機晶片應用方面的技術突破,也在說明別低估內地趕上的能力,且內地仍坐擁大市場應用、半導體原材料、數碼化經濟領先和體制等多方面的綜合優勢,兩強既存競爭也存合作,鬥得難分難解。
以中美為核心的這場晶片大戰,正愈演愈烈,其實就是新經濟賽局下兩強關鍵技術的一場較勁。大國博弈沒有回頭路,AI將是這場晶片大戰的關鍵賽,說不定就是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哨戰,畢竟這場科技戰的贏家,將主宰全球新秩序,就是未來的世界霸主。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