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全球擲逾3萬億強芯

南韓官員表示,對晶片產業的資助與稅收減免計劃詳情會稍後公布。 南韓官員表示,對晶片產業的資助與稅收減免計劃詳情會稍後公布。
南韓官員表示,對晶片產業的資助與稅收減免計劃詳情會稍後公布。
美歐傳6318億撐研發 韓預告570億資助產業
環繞半導體產業展開的全球科技競賽白熱化。以美國及歐洲為首的西方陣營經濟體,據報已投入810億美元(約6,318億港元)用於支援下一代半導體研發。撇除中國以外,主要經濟體已公布約2,752億美元(約21,465億港元)針對本地晶片產業的資助與稅收減免計劃,其中南韓預告將出台10萬億韓圜(約570億港元)資助計劃。連同中國在內,全球對半導體業的投入突破3.2萬億港元。
事實上,南韓本身已宣布折合約55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優惠,但在各國一再加碼資助半導體產業的情況,使得南韓政府也不得不掏出真金白銀參與這場競賽,預告推出晶片業投資及研究支援計劃。當地官員表示,詳情將會在稍後正式公布。
中企遭打壓 料投資萬億
最先發起這場競賽的美國,於前年頒布了《晶片與科學法案》為各大半導體企業在美國本土擴充產能提供巨額補貼,受惠者包括英特爾(Intel)、台積電等生產商。而在此之前的更早階段,美國亦不斷針對中國的晶片產業進行打壓,包括制裁華為、中芯國際(00981)等未來有潛力研發或生產先進製程晶片的企業。
當然,中國也並非單方面捱打。根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IA)的估算,中國已在半導體產業投資1,420億美元(約11,076億港元)。顧問機構Dentons Global Advisors合夥人、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兼科技政策主管Paul Triolo表示,由美國主導的科技打壓「極大地推動了中國企業提升技術能力、升級產業價值鏈、相互合作,並且為華為等企業爭取更多政府支持」。
在去年下半年,華為推出的Mate 60系列手機中,就使用一款名為麒麟9000S的等效7納米製程工藝晶片,被外界視為中國晶片技術的重大突破。
科技戰可能會激化的風險還有美國國內的政治因素,雖然作為前總統及本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始終未有就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大計作出詳細說明。但要留意的是,不論是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抑或是爭取台積電在美國建立先進製程工程,其實都是在特朗普的任期內開始。
特朗普亦曾經表示,假如他再度當選會對中國加徵巨額的關稅。Triolo認為,這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強力反彈,針對在華的美國企業,甚至阻止半導體(目前仍有大量低端半導體在中國生產)和其他戰略材料出口至美國。
美傳本周加華電動車關稅
中美的科技角力也不僅限於晶片產業,電動車亦是兩國競賽的重點領域之一。有傳美國周內將宣布把中國電動車關稅由27.5%大幅上調至102.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傅炳鋒表示,美國誇大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能過剩,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強調不能讓貿易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題,汽車製造業屬高度全球化行業,需要全球視野及開放心態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全球先進邏輯晶片產地市佔率預測全球先進邏輯晶片產地市佔率預測
全球先進邏輯晶片產地市佔率預測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