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美或「不着陸」 環球難減息

美國核心CPI有升溫迹象,影響聯儲局落實減息時間。 美國核心CPI有升溫迹象,影響聯儲局落實減息時間。
美國核心CPI有升溫迹象,影響聯儲局落實減息時間。
隨着環球經濟增長趨於穩定,近期美國一系列通脹數據超出金融市場預期,現時的基準預測是美國經濟將實現「軟着陸」。然而,意識到由於美國一系列通脹數據超出金融市場預期,以及環球製造業周期可能好轉,將有機會推升大宗商品價格,經濟「不着陸」情景的風險增加,可能迫使各國央行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利率,以應對持續高企的通脹。
大宗商品漲價添憂
美國通脹超出預期,是重大轉捩點還是前進路上的障礙?簡單來說,最近美國通脹數據強勁的原因似乎介於兩者之間。儘管一系列經濟數據上升,但仍未能排除美國聯儲局可能在今年稍後時間減息的可能性,但這無疑會讓當局有理由停下來思考,目前來看,在6月減息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從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首選通脹指標──不包括住屋的核心服務來看,過去幾個月的趨勢確實令人感到擔憂。在早前發布的經濟數據中,3月這項「超級核心」通脹指標按月上升0.7%,而目前3個月年化通脹率已高於8%。從廣泛的數據指標來看,實際情況是目前通脹過高,聯儲局無法在短期內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
儘管如此,美國通脹問題並非全是壞消息。作為固定收益投資者,有更多理由對當地勞動市場持樂觀態度。從多項經濟指標來看,美國勞動市場似乎正在回復平衡,工資增長呈下降趨勢,職位空缺逐漸減少,更重要的是僱員離職率繼續下降。離職率是工資增長的領先指標,其下降使企業吸引及留住僱員的壓力減小,從而限制工資增長速度。
環球製造業前景持續改善,近期中國亦傳來正面消息,這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大幅度促進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儘管這些經濟數據有助於實現經濟「軟着陸」,但應謹慎對待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上漲,因為這可能加劇未來通脹壓力,並對今年減息的觀點帶來挑戰。
宜買較短年期債券
那麼,這對資產類別觀點有何影響?儘管估值更具吸引力,但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觀點反映收益率將會上升,以及聯儲局將採取更為審慎的態度。有見及此,對存續期(或利率風險)持中性看法,但較看好孳息率曲線變得更陡峭(即就短期債券跑贏長期債券作出投資配置)。
就跨市場交易而言,相對於德國及加拿大等市場,較看好英國,認為當地通脹有望「趕上」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水平。
過去一個月,更對平衡通脹(即用於捕捉通脹調整後的實際收益率相對於名義收益率的表現)持更正面的看法。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風險及各國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寬政策,將會利好平衡通脹率。
信貸方面,基於估值偏高及表現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有限,調整了對歐洲投資級別債券前景的觀點。仍偏好較短年期的債券,因為這類債券仍具備投資價值。由於美國投資級別債券息差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與較穩健的政府債券相比,投資企業債券的風險所帶來的潛在回報較小,維持負面看法。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