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點股:比亞迪季績具投資啟示

比亞迪將以海外「本地化」為發展策略核心,強化競爭力。 比亞迪將以海外「本地化」為發展策略核心,強化競爭力。
比亞迪將以海外「本地化」為發展策略核心,強化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行業最近受市場關注,相關股份年初以來的表現卻慘不忍睹,在大市上升不少後,惹來追落後的憧憬。當中,龍頭比亞迪股份(01211)最近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總收入達到1,249.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低於分析師預估的1,317.18億元,增幅也是4年最低。股東應佔溢利45.7億元,按年增長10.6%,顯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按年增幅是兩年以來最低。作為行業的領頭羊,本應坐享優勢,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內地汽車業的「不容易」。
重金研發 提升智能技術
銷量方面,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62.6萬輛,按年增13.44%,產量29.6萬輛,增長8%。純電動車首季銷量30萬輛,按年增13.4%,在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為30%。這鞏固了公司的行業領先地位,顯示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大。在規模效應下,公司整體毛利率21.9%,按年增加4%,按季增加0.7%。
值得關注的是,該企本季度研發開支達10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70%,佔銷售金額的8.5%,為近年最高比率。高研發投入短期內對盈利能力造成壓力,反映在每輛車盈利空間上。首季度每輛車平均淨利潤約7,295元,按季下降21%,比去年同期下降2%。新能源車平均售價有所下降,榮耀版降價影響關鍵。然而,從公司整體盈利韌性看,下滑未對盈利能力造成根本性影響。
長遠而言,「智能化」將決定車企長遠銷售競爭力。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小米(01810)、特斯拉(Tesla)等帶來衝擊,過往依靠規模經濟、價格戰等策略建立的領先地位將受影響。比亞迪以高比例研發金額進行戰略布局,提升品牌汽車智能化吸引力,「智拚」其他對手,這一策略值得理解。
在內地需要「智拚」,但海外市場仍是「一片樂土」,就算沒有追蹤汽車的讀者,相信也發現近來本港街頭充斥着大量「BYD」,大有追上Tesla的趨勢。事實上,比亞迪近期投資者關係活動紀錄表顯示,去年比亞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突破24萬輛,按年增長337%,成為2023年新能源汽車出口最多的中國品牌。踏入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新車出口銷售量已達到9.8萬輛,按年增長152.8%。
谷海外發展 確立增長點
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地緣化問題需要車企選擇「出海+當地語系化」的戰略選擇。比亞迪將以海外「本地化」為發展策略核心,目前5個海外生產基地完成對重點銷售區域覆蓋,有效降低稅務和運輸成本,免去貿易保護政策影響,強化未來海外發展的長遠品牌競爭力。
在領先行業的智能投入與亮麗海外市場的表現寄望下,比亞迪季績雖然不及市場預期,但放榜後的股價反而上升。總括而言,目前對內地汽車行業較有保留,哪怕今年表現落後,也不一定是入場時機。但如果要選一家投資,則會投比亞迪中長線一票。該股昨收報223.4港元,年內升幅約5%。
富途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 陸秉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