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西安電池王隆基業績插水 裁員救亡 歐美夾擊

隆基去年豪言BC太陽能電池會在未來5至6年成為主流。 隆基去年豪言BC太陽能電池會在未來5至6年成為主流。
隆基去年豪言BC太陽能電池會在未來5至6年成為主流。
西安是與洛陽齊名的中國千年古都,現代卻有鴻溝,西安去年經濟規模為洛陽的兩倍以上,專家指出,洛陽高新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僅低單位數,連搶遊客也有不小競爭。就說新能源企業,西安一家在太陽能電池產業鏈多個環節都領先全球的隆基綠能,早前傳出要裁員30%救亡,還得應對西方國家的敵意,可謂樹大自然招風。
隆基的產品發布會向來搶眼,如去年9月中豪言其「獨具慧眼」押注的BC太陽能電池會在未來5至6年成為主流。BC即「背接觸」(Back Contact),為一種複雜的工藝,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簡介,其表面沒了金屬柵線,不但增加接觸陽光的面積,實現更高的光電轉換率(高達27.09%),而且更美觀,適合分布式項目(如家居)。
BC電池今年市佔望達8%
隆基卻打算將BC電池推向大型太陽能電站,陝西銅川相關產能預計今年底投產,下年實現設計產能。董事長鍾寶申稱,BC電池本是太陽能的「奢侈品」,就算仍較其他技術貴些,差距已很小,技術進一步提升會給客戶更高的價值,預計市場份額今年會由3%跳至8%,明年再飆到15至20%。公司今年3月底又有重磅產品,乃可望提升電池發電量的「泰睿硅片」,之後研究如何配合電池廠商的工藝路線,達到預期目標就大舉推出市面。
不過,一切都掩飾不了隆基業績去年下半年急轉直下,第三季扣除非經常性項目後的純利按年倒退42.24%,把首3季增長拖慢至僅8.07%,3月中更傳出要裁員30%救亡,跟總裁李振國去年在大談太陽能「推動全球實現能源公平」的意氣風發,以及中國官方把太陽能板封為「出口新三樣」形成強烈對比。
股價去年瀉46% 輸大市
隆基推出BC電池時,大和就提醒「對短期盈利能力(也許包括今年)的關注會蓋過其差異化的技術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事實上,隆基股價去年暴瀉近46%,跑輸滬深300指數逾35個百分點;滬股通下半年外資走鬼730.29億元,隆基「貢獻」近100.92億元的淨賣出。
電池售價減半 產能過剩
隆基之後澄清裁員幅度只有5%,專家卻認為,以太陽能電池組件去年售價「腰斬」看應該會裁員更多。澳洲智庫組織Climate Energy Finance分析師董旭陽稱,中國今年起7年每年只需增加280至320吉瓦(GW)的太陽能裝機就可實現「雙碳」目標,可在建組件產能超過1,000吉瓦實在過多,「炒人省下來的錢抵償不了售價暴瀉40至50%的損失」。
隆基副總裁佘海峰今年2月向外媒承認,產能利用率最低降至70%,預計行業出現整合潮,期望趁規模較細及剛進場的同業掙扎求存,擴大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中國生產全球80%的太陽能組件,約20個百分點來自隆基,以西方陣營擔憂發展可再生能源或面臨組件供應被中國「掐脖子」,隆基等所面臨的國際壓力可想而知。月初歐盟調查隆基和上海電氣(02727)競標羅馬尼亞一個獲歐盟資助的太陽能電站有否「不公平競爭」,「充分證據顯示他們獲外國補貼,擾亂歐盟市場。」
佘海峰稱,西方國家強行減少購買中國的太陽能組件,結果起碼是減用化石能源的進程會受阻,「沒有中國參與,美國等地的太陽能組件(購買)成本會翻倍」,期望與合作夥伴在不同國家設立聯營公司。
隆基上月推出可望提升電池發電量的「泰睿硅片」。隆基上月推出可望提升電池發電量的「泰睿硅片」。
隆基上月推出可望提升電池發電量的「泰睿硅片」。
隆基歷年純利隆基歷年純利
隆基歷年純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