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股市估市:美股泡沫未見頂 仍值博

美股散戶槓桿水平處於近20年低位,反映泡沫仍未見頂。 美股散戶槓桿水平處於近20年低位,反映泡沫仍未見頂。
美股散戶槓桿水平處於近20年低位,反映泡沫仍未見頂。
標普500指數去年升近25%後,今年再升約8%,科技股同期升幅更大,投資者若懷疑美股前景實屬正常。美股確實觸發泡沫指標,該指標的定義與投資名宿格蘭瑟姆廣為市場熟悉的方法相似,如果經通脹調整後的股價表現比其長期趨勢高出兩個標準差以上,便會將其評為進入泡沫階段。
若股市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則為泡沫階段結束,第一,股市下跌15%;或第二,實際股價表現回落到長期趨勢兩個標準差以下。若股市下跌15%觸發泡沫階段結束,但如果之後在創新高的同時仍高於兩個標準差,則代表重新進入泡沫階段。
觸發指標反屬看漲信號
美股在2023年中觸發泡沫指標。而根據以上標準,標普500指數從1929年開始經歷了7個完整泡沫階段,分別是1929年9月30日至1932年7月31日、1958年2月28日至1960年10月31日、1961年5月31日至1962年6月29日、1964年2月29日至1966年9月30日、1997年7月31日至1998年6月30日、1998年11月30日至2002年9月30日、2020年10月31日至2022年9月30日,以及由2023年6月30日開始仍在發展的最新階段。
投資者需留意觸發泡沫指標,並不意味股市立即下跌,相反,觸發泡沫指標可能是個看漲信號,因為股市升勢在指標觸發後持續相當長時間,通常維持一至兩年,股市在該期間大幅升值,2020年及1958年股市觸發泡沫指標後最多升超過35%,1998年在觸發泡沫指標後最多升近30%,1964年亦在進入泡沫階段後錄得近20%的最大升幅。
故此,目前股市估值和市場情緒均未明顯處於泡沫峰值區域,股市距離典型泡沫頂部仍遠。例如首次公開招股(IPO)佔市值的百分比目前接近30年低位,美股散戶的槓桿水平亦處近20年低位,反映泡沫仍然未見頂。
同時,市場宜較關注軟性數據動力(企業情緒、消費者信心等)多於硬性數據動力(實際經濟數據),因為前者是美國硬着陸和股市拋售潮的早期預警信號。目前軟性數據走勢仍然向上,動力維持在2022年1月以來高位,好過硬性數據自2023年中以來不斷下跌,加上以人工智能(AI)為中心的熱潮仍處於早期階段,增加「超配」股票信心。
料聯儲減息助後市再上
聯儲局何時開始減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局將最終減息。畢竟,在美股建構泡沫期間,減息是泡沫擴大的因素之一。因此,聯儲局在3月會議上仍傾向在2024年減息3次,以及主席鮑威爾並不過分擔心最近較預期強的通脹數據,皆有助消除減息不確定對股市的影響。
當然股市泡沫最終會完結,但反映泡沫頂部的信號仍未出現,同時未有經濟指標預示美國經濟即將衰退。因此,投資者最好的策略或是集中在股市動力最強的部分,即是繼續關注各個偏重科技股的股市。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