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日股多亮點 助延續升浪

東京證券交易所持續推動企業管治改革,令日股重獲環球投資者關注。 東京證券交易所持續推動企業管治改革,令日股重獲環球投資者關注。
東京證券交易所持續推動企業管治改革,令日股重獲環球投資者關注。
日本股市已突破1989年泡沫經濟時期的最高點,能否持續上漲成市場關注點。年初至今,日股錄得強勁升幅,其中日經平均指數突破1989年12月泡沫經濟時期的最高點。
近期日股表現強勁是由多項因素推動,包括企業盈利增長及基本面改善。此外,日本企業利潤整體向好,在最近季度業績公布期中,許多企業上調未來利潤預測。整體而言,這意味着企業盈利亦創下有紀錄以來高位,預期這情況將於未來幾年持續。
公司已重拾定價能力
其中,以日本國內業務為主的企業表現尤其出色,許多企業錄得強勁需求,並且有迹象顯示,日本企業將於數十年以來首次奪回定價能力(即為應對通脹而調整價格的能力)。經歷多年的通貨緊縮周期,定價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此外,工資上漲和消費者購買力增加,將推動企業盈利強勁增長。增加了的利潤,可以透過工資進一步上升重返經濟循環中,從而推動經濟進入更積極的增長周期,這是在過去這一代以來,日本缺失的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東京證券交易所持續採取各種措施,以推動企業管治改革。隨着改革的持續完善,此前長期被海外投資者冷落的日股正逐漸受到環球投資者的關注。特別是隨着股市上漲,日本股票回購活動持續增加,預計回購活動將會持續並導致更多企業提高股本回報,以及正視股價長期被低估的問題。
考慮到近期日股上升的速度,短期內投資者或應保持審慎,許多大型企業尤其是日經平均指數中的成分股,估值已略為偏高,預期日股的重心將由大型企業轉向中小型企業。
投資者需要保持審慎態度,原因包括貨幣市場和貨幣政策的發展,尤其是日圓已大幅貶值。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今年「春鬥」(即大型的春季工資談判)的結果有關。初步報告顯示,今年工資談判平均增幅,在過去30年來首次超過5%。儘管這進一步反映日本經濟恢復持續通脹,對長期投資日本股票來說屬正面因素,但短期而言,可能會削減投資者信心。
儘管存在着這些不利的短期因素,但仍有許多理由相信日股可能會在較長時間內將保持領先地位。由於日本企業基本面穩健、通脹利好及許多日企重奪定價能力,因此日股仍具備環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同時,企業管治改革有望繼續成為結構性驅動因素,投資者、企業及監管機構同心協力提高企業管治標準、改善回報及提振增長前景,這些舉措仍存在巨大的進展空間。
新政利好 散戶勢撲入
另方面,受惠於全新的「日本個人儲蓄帳戶」(NISA),日本大量散戶投資者紛紛湧入股票市場。優化的NISA提高了個人投資者的免稅投資金額上限,並且永久免稅,這項改變恰逢其時,因為日本公眾已開始意識到持續通脹對其金融資產的影響。受惠於日股回報強勁及通脹持續,預計資金將透過NISA持續流入股票市場。
小型股估值具吸引力
總括而言,這些因素促使環球投資者恢復對日股的信心。隨着日本國內的利好勢頭被投資者更充分理解,相信對日股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儘管股市整體估值看似合理,但這掩蓋了大型與小型企業之間的巨大差異,其中大型企業的估值相對合理,而小型股估值整體更具吸引力。
施羅德日本股票基金經理 竹爪正樹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