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華造船市佔稱霸全球

中國船廠致力擴充產能以應對訂單激增。 中國船廠致力擴充產能以應對訂單激增。
中國船廠致力擴充產能以應對訂單激增。
早前提到,目前兩個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對油輪的運力需求上升。因此,在海運的主力3種船舶中,對油輪看高一線。除了需求之外,船舶的供應變化對運費也有很大影響。油輪目前供不應求的格局,有長期的結構性原因,也有短期的擾動因素。
首先,造船是一個複雜的工業部門。無論是貨輪或油輪,都不是一時三刻可做好,而是一個以年計的工程。疫情期間各國對貨品需求大增,貨輪在北美等港口堵塞,導致表面看來貨輪供應不足。經營貨輪的航運公司也用疫情期間豐厚回報擴大投資,故貨輪訂單過去幾年大增。
造船要用到船台,大船的船台需要有足夠承載力。船廠一旦開始建造一艘船,一個船台就會被佔據,直到船舶下水。那些疫情期間激增的貨輪訂單,佔據了大量船台,就算船務公司即刻下油輪訂單,船廠也要等有空餘船台才能開始建造,下水更是要等到多年之後。
除此之外,從長期需求因素來看,石油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會逐漸被可再生能源代替。能源結構的改變和對未來原油需求的不確定導致油輪訂單不足,但問題是石油需求的下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尤其在未來10年。以中國為例,2021年石油貢獻31%的總能源需求,麥肯錫預計,如果要達成巴黎協定設立的1.5攝氏溫度控制目標,這一比例在2030年會降至26%,到2050年才會降到8%。環球許多國家的情景也與中國相似。而在2015到2022年之間,平均每年環球新建造油輪已經持續處於低位,目前油輪船隊可說是年事已高,運輸效率亟待提升。
油輪供需達平衡恐更遲
俄烏開戰以來,國際原油供應格局發生變化,原油運輸需求上升。紅海危機爆發,船舶需要繞道,有效運力下降,對船舶的需求進一步增長。供不應求導致超大型油輪(VLCC)的平均運費從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2月上漲超過6倍。
運費暴漲之下,船務公司意識到油輪供應不足的問題。從2023年開始,船廠收到大量油輪訂單,去年全球貨輪訂單下降58%,油輪訂單則上漲82%,合約價值增長244%。2024年前兩個月,得益於VLCC訂單的增加,新船訂單以載重計較去年同期增長490%。
儘管如此,由於上述原因,未來一至兩年油輪供應很難大量增長。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預計,成品油輪市場的供需平衡會在2024年會加強。不過,也有船務公司對此預測不認同,因為在目前訂單周期內,現有船隊將有20%的油輪船齡會超過23歲(平均報廢船齡),所以從淨增長來看,供需的平衡點可能還會更遲。
去年新接訂單飆逾五成
造船,尤其是造大船,對一國的工程技術水平、研發能力和供應鏈實力都有極高的要求。環球造船業曾經是中日韓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兩年,中國造船業的競爭力及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23年,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有14種船型的新接訂單(以船能承載的總重量計)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大部分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品種。今年前兩月全球新增的VLCC油船新船訂單當中,近八成由中國船廠承接。
雖然2023年中國出口整體趨弱,造船完工量逆市按年增長12%,船舶相關產品出口按年增21%,新接訂單量更按年增逾50%。
提升技術滿足環保需求
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國船廠不僅突破了行業中製造難度「天花板」:大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以及航空母艦,與此同時,它們也在致力滿足環球客戶對於環保的要求,例如,廣州一家大型船廠表示,該廠超過60%的新訂單是甲醇雙燃料船或液化天然氣雙燃料船。與傳統單一柴油動力貨櫃船相比,雙燃料船可以減少20%的碳排放。
未來的船舶,除了動能的調整,也需要通過風力輔助發電、熱能循環、軸發電等技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目前中國船廠不僅致力擴充產能、新建船台以應對訂單激增,也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實現對節能環保的需求。無論環球貨運需求如何輪動,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兼具實力和效率的中國船廠能在行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