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油企與股東減碳掀惡鬥

左為Follow This創始人Mark van Baal<br>右為埃克森美孚行政總裁Darren Woods 左為Follow This創始人Mark van Baal<br>右為埃克森美孚行政總裁Darren Woods
左為Follow This創始人Mark van Baal
右為埃克森美孚行政總裁Darren Woods
逼埃克森不再增油氣投資 環保組織遭告
激進環保分子弄污名畫宣揚氣候變化主張「乞人憎」,油企亦對一些逼其減碳的維權股東感到煩厭,市值幾千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早前控告持貨僅幾萬美元的小股東,就算使對方撤回環保議案,也不依不饒告下去,被斥「大蝦細」,更掀起關於股東權利會否受損的爭辯。
大戶嫌脫碳不進取沽股
潮流興ESG(環保、社會和管治),「E」更屬政治正確,大型油企就算祭出一套減低碳排放、砸錢搞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一樣有股東嫌不夠進取,資產折合兩萬億元的歐洲第三大養老基金PFZW早前拋售總值28億歐元的石油股,包括蜆殼(Shell)、英國石油(BP)及道達爾(Total),指他們沒盡力制訂可信的清潔能源轉型方案。
一些「環保友」則以股東身份狙擊油企,要求他們為減低碳排放「做更多」。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環保股東組織」Follow This(FT)早在8年前開始採取這個策略,通過股東大會決議案迫令BP、雪佛龍、康菲石油及Phillips 66就範。
食髓知味的FT把槍頭指向埃克森美孚,以不過幾百股的成本在股東大會上提出議案,要求公司訂立更進取的目標,推動「不再增加石油和天然氣方面投資」的議程。
沒想到FT踢到鋼板,與一同提出議案的基金Arjuna,遭這家財雄勢大的油企控告違反美國證券條例,怒斥議案「極端」、「圖謀削弱現有業務」、「他們完全只是想攻擊埃克森美孚……沒有理由相信他們會收手」,嚇得撤回議案。Arjuna批評該企「要那些為氣候風險的投資者禁聲」。
埃克森轟議案排除制度
上市公司認為一項議案無理,通常做法是請求美國證交會(SEC)批准剔走,但埃克森美孚不滿SEC太鬆手,常使一些請求變成決議案。這次他們抓住SEC有條例訂明,未達最低投票門檻的議案不得重提,以及不准投資者「深度介入上市公司的業務」。
埃克森美孚表明不會撤訴,指「有些重要事需要法院裁決」,試圖透過造成案例,防止股東濫用「議事規則」搞事。如此強硬,不排除因為2021年被維權對沖基金Engine No.1擊敗,以很少持股便贏得3個董事席位,推行其能源轉型主張。財務總監米克爾斯斥︰「我們維護投資者提案的權利,但公司排除議案的制度有問題,一些喬裝投資者的社運人士年年翻炒那些一直很少人支持的議案。」
全國製造商聯會(NAM)副總裁克雷恩表示,大企業都在關注此案,形容「一些社運人士騎劫股東大會,強推有政治目的的議案,並走向極端」。
英基金促BP棄減產目標
以挪威油氣出口收入起家的挪威主權基金狠批埃克森美孚告小股東的行徑,關注案件對股東權益的影響。它乃埃克森美孚10大股東之一。
但買股票最重要始終是回報。英國對沖基金Bluebell早前買入BP少數股權,去信該企主席,要求放棄「2030年油氣產量較2019年少25%」等目標,批評如此不理性的策略損害股價,又挑戰BP於可再生能源、氫能等投資計劃,質問一家油企為何減碳速度比社會還要快。BP原先想減四成,迫於俄烏戰爭爆發才調整,「要不是搞這些的行政總裁已離職,連他也罷免。」Bluebell代表作之一是把法國食品巨頭達能的行政總裁推下台。
蜆殼3月中修訂減碳目標,首先把2030年降低碳強度(相較2016年)的目標由「20%」修訂為「15至20%」、取消2035年減45%的目標,理由是「能源轉型步伐有不確定性」,改為「2030年前成品油碳排放量較2021年低15至20%」,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則維持不變。
FT創始人Mark van Baal揚言「5月股東會見」。他與大型法資基金東方匯理等27名投資者已提出決議案,要求蜆殼按《巴黎氣候協定》辦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