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相關主題ETF爭相上市

內地國企改革與中特估相關進程 內地國企改革與中特估相關進程
內地國企改革與中特估相關進程
「中特估」全名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是由今年2月遭免職的前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思是透過發展符合中國國有企業特點的估值方法,以提高它們在金融市場的估值,隨之而來的中特估概念,也就成為中港兩地股市炒作的新題材。
事緣近年中國資本市場氣氛低迷,上市國企的估值比民企股來得更低,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直言,國企估值偏低,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受到限制。
2022年11月,易會滿在金融街論壇年會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指企業的估值反映了金融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國企既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還需要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的內在價值。
中港股一度熱炒
易氏於去年中證監系統工作會議再次提及建立中特估,提出「逐步完善適應不同類型企業的估值定價邏輯和具有中特估體系;同年重申將完善綜合監管機制,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治理、競爭、創新、抗風險及回報能力,以加強中特估的內在基礎。
為配合國策的「祝福」,多個以投資中央企業為目標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於去年5月上市,恒生指數公司亦於同年次季推出「恒指中國央企指數」和「恒生港股通中國國資央企指數」,追蹤於香港上市的中央企業表現,一度出現所謂中特估行情。而今年1月內地多個財金部門推出振興資本市場措施,兩地股市反彈,資金再次追捧央企股份,被喻為「中特估2.0」行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