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資未回歸 港股4月難挑戰萬八關

港股近期成交雖有所回升,惟走勢仍然反覆。 港股近期成交雖有所回升,惟走勢仍然反覆。
港股近期成交雖有所回升,惟走勢仍然反覆。
環球股市今年首季表現報捷,惟港股表現仍未如人意,季內下跌505點或2.96%。期內北水卻淨流入逾1,300億元,屬連續9個月錄淨流入。展望第二季及4月走勢,證券界普遍對恒生指數進一步上試約18,000點的250天牛熊分界線看法保守,原因是外資仍停泊在表現強勁的亞太及歐美股市,變相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回望過去10年,港股4月份的升跌比率為「7:3」,下跌的年份為2014年、2022年及2023年,平均收益率表現為3%。而拉長過去20年的往績統計,港股4月份錄得上升的概率為75%,即期內有15次升市、5次跌市。
基金估上落市行足幾年
利達LW基金經理及合夥人黃耀宗稱,港股現時乃「自成一角的市場」,更指縱然資金就算在日本、台灣等區內股市獲利,亦未必會轉泊至港股市場,同時估計恒指將重演上世紀90年代日經平均指數的情況,即在14,000至21,000點的大區間多次反覆上落,直指大市要在此區間行足幾年。
至於近期中港股市熱炒的一批人工智能(AI)及「新質生產力」概念股,他認為主要是由於兩會期間相關詞彙突然冒起,加上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及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所致,惟他認為,內地在相關範圍的發展進程與外國仍然不盡相同,質疑能否增加收入。
反之,他指觀乎內地今年開局似有擺脫通縮之勢,加上全球各國仍存在一定通脹,所以建議包括石油及煤炭的中特估資源股仍可看高一線,而隨着港銀定存息率有回落迹象,他建議投資者第二季亦可吼高投資級別的國債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則稱,恒指首季呈先低後高形態,若然今季要進一步攀升,就一定要穩守10天(16,592點)、20天(16,601點)及100天(16,566點)線,一旦失守,代表向上尋頂形態告一段落。
看好中資電訊煤炭板塊
他又認為,雖然港股近期成交有所回升,惟走勢卻非常反覆,尤其是重磅藍籌友邦保險(01299)股價不斷尋底,這種大氣候投資者寧願觀望也不敢隨意冒進,所以股份仍以中資電訊股、煤炭股及內地公路股表現較強,同時較具防守力。
至於近年「內捲」一詞在內地盛行,意指競爭白熱化,尤其是在港上市的一眾內地科網巨擘,觀乎最新業績均出現營收增長放緩情況。不過,華盛證券財富管理部董事李偉傑認為,現時科網股市盈率位處低位,若行業間有正面消息,涉及監管變成政策扶持,股價或有追落後空間,其中手遊股可看高一線。
恒指近月走勢恒指近月走勢
恒指近月走勢
恒指過去4月升多跌少恒指過去4月升多跌少
恒指過去4月升多跌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