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煤氣賺60億 未復派紅股

黃維義(中)表示,煤氣內地售氣可保持增長。左為楊磊明,右為鄭曉光。 黃維義(中)表示,煤氣內地售氣可保持增長。左為楊磊明,右為鄭曉光。
黃維義(中)表示,煤氣內地售氣可保持增長。左為楊磊明,右為鄭曉光。
全年收入569億 港銷量連跌5年 有加價壓力
曾為股民收息愛股的中華煤氣(00003)公布,去年純利增長15.66%至60.7億元,不計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重估增值的稅後溢利按年升約5%,末期及全年股息分別繼續是每股23仙及35仙。常務董事黃維義坦言,煤氣費今年有加價壓力。首席財務總裁楊磊明則稱,其實派息總額多於列帳純利,奈何目前經濟較困難,實在未有能力恢復紅股,如果業績「愈做愈好」,不排除提高每股派息。
該企香港公用業務暨可持續綠色能源辦公室總監鄭曉光表示,上次加價是兩年前,況且迄今有請人難和通脹等成本上的挑戰,亦有不少提高本港供氣穩定及安全的資本投資。然而,考慮加價前會做齊所有節流措施,並平衡客戶、員工和股東的利益,適時會與政府溝通。
通關帶動工商業銷量升9%
煤氣公司去年收入跌6.53%至569.71億元,本港業務進帳104.02億元,跌1.76%。儘管遠低於內地,經調整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卻不相伯仲,但本港業務僅多賺1.23%。
事實上,本港去年煤氣銷量又跌0.99%,連跌5年,較2018年低8.2%。公司指,其實通關提振餐飲及酒店業用氣量,工商業煤氣銷量升9.3%,可是市民興起北上消費,加上全球暖化令去年6至8月出現歷史高溫,拖低住宅用氣量。鄭曉光稱,期望訪港遊客增加而港人北上熱潮稍退,實現本港今年煤氣銷量回升1%的指引。
大和唱好 港華股價漲7%
煤氣旗下港華智慧能源(01083)昨升7.87%。大和調高該股目標價6.45%至3.3元,評級升至「跑贏大市」,指派息未來幾年有望提高,原因不是燃氣業務,而是看好可再生能源之溢利會隨產能擴張而上升。
黃維義昨稱,按國家目標,內地今年起17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將增長3,000億立方米或75%,就算內房寒冬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利開戶接駁收入,內地售氣保持增長沒有問題。港華亦設法降低採購成本,成立「氣源辦」直接與「三桶油」總部溝通,憑大量採購爭取特惠價格。
煤氣的本港綠能業務以氫氣為焦點,黃維義表示,暫不見需求和投資會突然大增。楊磊明稱,會找適合夥伴共同投資。
潤電淨負債比率飆惹憂
另一藍籌公用股華潤電力(00836)去年因火電業務扭虧而多賺56.24%至110.03億元,末期息升56.11%至每股58.7仙,股價績後卻受壓,收跌3.86%,為表現最差藍籌,跑輸派息無增長的煤氣,花旗關注潤電淨負債對股東權益比率去年飆29.6個百分點。潤電今年資本開支加碼33.9%至599億元,其中風力及太陽能加碼39.66%至446億元。
華能國電(00902)亦全力擁抱綠能,本年風力及太陽能方面的資本開支擬加碼32.44%至649.25億元(人民幣‧下同)。儘管去年轉賺83.57億元,又復派末期息0.2元,股價昨挫2.76%。
公用企業股息回報率一覽公用企業股息回報率一覽
公用企業股息回報率一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