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市場看待減息恐過度樂觀

美國核心通脹未明顯降溫,影響聯儲局開啟減息的時間。 美國核心通脹未明顯降溫,影響聯儲局開啟減息的時間。
美國核心通脹未明顯降溫,影響聯儲局開啟減息的時間。
「理想的通脹放緩情景」是經濟學家去年創造的一個詞彙,用來描述通脹放緩,同時經濟保持增長及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的局面。目前,這種情景似乎正在現實中發生。
人們對通脹的不同態度有時令人感到驚訝。在美國,即使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的整體通脹率在今年1月按年跌至3.1%,低於一年前的6.4%。然而,目前消費物價的上升速度仍然被消費者、媒體和政策制訂者視為一個「問題」。
核心通脹仍居高不下
雖然大部分主要央行仍有待行動,但事實上,高通脹壓力最壞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能源(尤其是天然氣價格)已顯著回落,而食品價格通脹在批發價格下降後亦將步入同樣趨勢。然而,核心通脹率(扣除食品及能源)仍居高不下。核心通脹率通常被視為衡量潛在基礎價格壓力指標,因此,當這項指標進一步下降,投資者才會相信通脹已經受到控制。
儘管如此,各國央行已開始改變其政策口徑,不再發出如同去年以來的「鷹」派信號。大多數央行已經放棄對需求過剩、通脹與利率前景面臨上行風險的措詞;相反,大部分央行更重視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這是貨幣政策轉向的明確信號,並反映利率很可能轉跌。
近幾個月,利率及債券市場波動性持續上升,鑑於環球經濟增長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加,現在回想,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去年初,貨幣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12月將達到略高於4.5厘,以及在今年12月前下調約一厘,該局在去年2月加息0.25厘時重申「利率將於更長時間內維持高位」的立場,導致這些預期再度上升。
此外,硅谷銀行(SVB)破產後,由於貨幣市場開始預期利率將於去年底下調,導致市場定價波動,金融市場開始充斥悲觀情緒。然而,聯儲局堅持其立場,認為必須控制高通脹,並在隨後的兩次政策會議上進一步加息。
切忌與聯儲局對着幹
在去年12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後,聯儲局表示正在考慮放寬政策,但鑑於經濟表現強勁,因此聯儲局暗示將繼續採取「利率於更長時間內維持高位」的應對方法,這推動金融市場消化利率下跌的消息。儘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點陣圖的中位數預測顯示,放寬程度僅為市場預期的一半,仍導致市場預期未來12個月將減息1.5厘。
今年初以來,強勁的經濟數據再次改變了利率預期和金融市場價格,最新數據預測,聯儲局將於在12月或以前減息一厘。著名投資者馬丁‧茲威格(Marty Zweig)在1970年就創造一句名言:「別與聯儲局抗衡」,但如今投資者仍在吸取這些教訓。
在最新預測中,美國是環球經濟增長基準預測變化最大的市場。現時將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增長率預測,由1.3%上調至2.7%,遠高於此前討論的2.1%共識預期,並預計美國GDP將於2025年放緩至1.9%。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