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歐美日圍剿中國 汽車貿易戰升級

全球經濟前景未明之際,愈來愈多迹象顯示,歐洲、美國與日本正密謀聯手圍剿中國電動車,以關稅等貿易壁壘,阻止中國汽車行銷全球,其考量除了是本地重工業的利益,更關係到未來智能化與數碼化新經濟的競賽格局,絕對不能輕視這場汽車貿易戰升級所帶來的連鎖效應。
各地為了實現減碳目標,推動新能源汽車應用是大勢所趨。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最先投入大量國家資源推動新能源汽車研究與產銷,由生產技術與標準,到上、下游的資源與設備配套,都有長足的規劃,故今時今日,中國電動車非但佔了本地市場重要份額,更成功走出海外,為國家帶來愈見可觀的出口收益。
過去全球汽車業由歐洲、美國與日本分佔,中國作為後來者,能有今日的成就,絕對不是僥倖,而是製造產業升級改造戰略的一項重大成功。過去,歐、美和日本的車企充分利用中國市場的製造業設施和低廉勞動力,在中國建廠在地產銷,並行銷海外,足見中國的汽車工業製造能力,早已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同,隨着自有技術的掌握,中國汽車品牌冒起,並有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支持,足見中國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優勢並非一朝一夕,且足以威脅到全球車市幾位「老大哥」歐、美、日的地位。
今年以來,歐洲說要調查中國電動車補貼;美國總統拜登直言中國接入互聯網的汽車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擬限制自中國進口電動車及零組件,而美國電動車廠已準備好大舉殺入東南亞市場,與中國車企爭長短;日本車廠亦聯手加快研製電動車,並在新能源汽車上積極另闢新徑,開發氫能及混能車等款,圖削弱中國電動車在全球的影響力。反正,一場全面升級的汽車貿易戰一觸即發,矛頭就是直指中國電動車,勢要各種貿易壁壘甚至國家安全相關的制裁為由,力壓其在全球的滲透率。
歐、美與日本此舉,一則是保障自身汽車產業的利益,畢竟在電動車的研製方面起步慢,國際競爭力下降,失去市場佔有率,影響的是一門重工業的經濟產值貢獻,以及大量的製造業職位供應,須國家政策調節來護航。
更重要的是,在未來的數碼化與智能化製造上,汽車智能化是首個須搶攻的產業,這關係到未來的流動通訊制式、雲端技術、物聯網、車聯網、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融合一體化發展戰略,誰能先人一步搶攻市佔率,主導技術制式,誰就能掌握未來新經濟時代的話語權。
說到底,這關係到中美的世紀爭霸,所以美國毫不猶豫打壓中國,限供高端晶片與相關設備、加關稅、未來甚至限制部分中國汽車產品進口。總而言之,制華之心不會因白宮易主而改變,只會變本加厲。
眼前百年變局,兩強經濟戰只會愈演愈烈,全球經濟將要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緊隨而來的是利益大洗牌,時代的洪流既難以逆轉,只有做好心理準備,以變應變。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