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電動車企料3年內整合 15%被收購或破產

內地首兩個月新能源車銷量按年增29%。 內地首兩個月新能源車銷量按年增29%。
內地首兩個月新能源車銷量按年增29%。
研究機構Gartner早前估計,2027年之前,即不消3年時間,純電動車的生產成本將平過體形與結構相似的傳統燃油汽車,主要是車企持續革新設計和生產工序。然而,過去10年成立的電動車相關企業,上至造車,下至充電樁,15%會被收購,甚至破產收場。
車身電池維修費恐漲30%
Gartner並非看淡電動車的普及,重申今年全球電動車出貨量增近兩成至1,840萬輛、明年再增近12%至2,060萬輛的預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亦公布與之呼應的數據,內地今年首兩個月新能源車銷量按年增長29.4%至120.7萬輛,對比期內整體汽車銷量按年僅增11.1%至402.6萬輛,顯著跑出,滲透率約30%。
然而,繼之前警告電力供應會成為電動車普及的絆腳石後,Gartner擔心,車身及電池的平均維修成本同樣會在2027年前漲30%,保費恐水漲船高,一旦不幸損毀,直接劏車會更划算,提醒車企不能一味壓低成本,動輒需要換新車會窒礙市場增長。該機構又預測,電動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將「大面積沉沒」,初創公司整合潮快到,理據是很多仰賴外部融資,業務本身「造血能力」乃至抵禦挑戰的能力不足。
比亞迪傳推新車型搶市佔
近日掀起減價戰的比亞迪股份(01211)則傳出擬調動公司技術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優勢,以3年時間打一場「解放戰役」,其撒手鐧是「第五代DM-i」,豪言「滿油滿電」能續航2,000公里,比北京和香港的直線距離略長,以搶奪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並提高新能源車的滲透率。
不管如何,內地當局對新能源車推動產業升級寄予厚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昨重申一視同仁加強支持民企,又重點提到正研究降低乘用車貸款的首期比例,為當局指導金融機構提振新型及傳統消費的一環,並說將積極支持「新三樣出口」(新能源車、鋰電池及太陽能發電設備)出口及進軍海外,如逐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範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