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樓評:摸貨重現難掀樓市炒風

樓價恐未見底,摸貨交易料難有水位。 樓價恐未見底,摸貨交易料難有水位。
樓價恐未見底,摸貨交易料難有水位。
財政預算案將實施了十多年的樓市辣招全面撤銷,包括取消打擊摸貨炒賣的額外印花稅(SSD),消息一出便引來摸貨重臨的熱話。有人擔心會助長短炒風氣,近日更有大型銀行高調暫停摸貨按揭申請。然而,市場反應可能過敏,相信暫時對於炒風重現毋須過慮。
新盤禁止收樓前改名
不如先了解一下何謂摸貨?摸貨是地產術語,意即是一種炒樓手法,買家以確認人身份(Confirmor)與原業主簽署物業買賣合約後,在成交日期前以高出其購入價,將物業權益轉讓給另一位買家,以達到圖利。
例如,買家以700萬元買入物業,在交易完成前,將這份買賣合約用確認人身份以800萬元賣給另一人,從中就能獲利100萬元。這樣看來好像很容易便能獲利,的而且確,在1997年前樓市高峰期,這類摸貨獲利的交易比比皆是,市場更會出現「摸上摸」的情況,但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後,樓價在短短一年間狂瀉,不少在高位入市摸頂的買家紛紛慘變負資產人士,部分人要撻訂離場,更有人因此傾家蕩產!
不過,現時市況與1997年截然不同,近大半年樓市成交持續低迷,樓價進入調整期,現時樓價已由高峰期回落兩至三成,是否見底暫時仍在摸索中,加上現時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相信此刻從中短炒獲利並不容易。
其次,過往新盤最有條件成為摸貨樂園,一來新盤交樓的變數較低,二來新盤樓花成交期長,三來發展商可能以低於市價促銷,不過根據現時《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買方在收樓前不能改名(包括加名、甩名或轉名),故此已經能杜絕新盤摸貨的出現。
除此之外,由2010年11月開始實施額外印花稅,即實施了13年,換句話說摸貨交易亦可能停止了13年,其實在摸貨交易中,地產代理、律師樓及銀行都擔當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首先地產代理負責為確認人尋找一個低於市價(即有水位)且成交期長的優質物業,而律師樓要確保整個交易流程順暢,特別在時間性方面,稍有不慎便會令交易出現阻滯甚至取消,銀行則要確保其會接受摸貨按揭的申請,令終極買家能成功獲批按揭貸款。
各方缺乏經驗礙交易
觀乎現時狀況,可能有部分人在這十多年間才入職,根本從未接觸過摸貨交易,即使入職已久曾接觸摸貨交易的人,亦未必能在一時三刻可以完全處理,故此各方面都需要時間重新學習及摸索,而現時銀行對於摸貨按揭取態未見積極,這亦會窒礙摸貨交易的出現。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 黃詠欣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