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台積電市值破5萬億 台股曾越兩萬創新高

台積電交出一份亮麗的營運數據,刺激股價炒上。 台積電交出一份亮麗的營運數據,刺激股價炒上。
台積電交出一份亮麗的營運數據,刺激股價炒上。
受惠中美晶片戰 代工一哥上月收入締紀錄
人工智能(AI)熱潮之下,半導體產業成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最熱門的炒作主題。全球晶圓代工行業「一哥」台積電昨日披露了2月銷售額數據,按年計增幅達11%。作為權重最大的台股,台積電股價收升3.16%,帶動台灣加權指數盤中一度突破20,000點大關,最高曾達20,065點,連續7日刷新盤中新高。與此同時,台灣股市的成交金額達到單日5,713.56億元新台幣,折合約1,422億港元,是香港的1.6倍,整體景氣度跑贏香港。
以市值計算,台積電已突破20萬億新台幣(逾5萬億港元),比起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03690)及小米集團(01810)合稱「ATMX」的4大中資科技巨頭市值加在一起還要高。
作為中美晶片戰的得益者,台積電既不愁訂單,更廣獲邀到海外設廠。據台積電昨日披露最新的營運數據,其2月收入達到1,816.48億新台幣,按年增長11.3%,為歷年同月的歷史新高;今年首兩個月合計增幅亦達到9.4%,反映出其業務繼續受AI需求推動,收入仍有不俗的增速。
根據TriOrient Investment研究分析師Dan Nystedt的說法,台積電不止是全球收入最高半導體生產公司,甚至是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當之無愧的「一哥」。
博通展望保守 股價低開
他解釋指,由於台積電本身不會生產自家品牌晶片,而是為英偉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蘋果公司(Apple Inc.)等公司代工生產,因此其通常不會在各大晶片廠收入排名(通常以品牌計算)中出現。即使英偉達去年(以歷年而非財政年度計)收入據估算已超越英特爾及三星,卻依然低過台積電。
另他直言︰「台積電現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公司,無論是哪種類型。」當然,若從市值角度來看,台積電仍然明顯不及英偉達,「僅僅」是全球第9大市值公司,距離排名第3的英偉達尚有一段距離。
另邊廂,同樣受惠於AI熱潮、市值在半導體產業內排名第3(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第11)的無廠半導體公司博通(Broadcom)亦公布一份不俗的業績。博通於截至2月4日止一季收入按年增長34.16%至119.61億美元;按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的經調整純利按年升17.19%,達到52.54億美元。
博通維持今個財政年度約500億美元的收入指引,未有為市場帶來驚喜。公司管理層又透露,預計今年AI相關的半導體收入會達到100億美元,其中有70億美元來自兩大客戶的客製化設計訂單。然而,對比起其他半導體公司在AI業務方面的潛力,投資者似乎對於博通AI客戶過度集中,以及相對保守的增長指引感到失望,拖累博通股價早段曾挫4.66%。
中芯供華為晶片傳美設備造
另外,有外媒引述消息指,華為去年推出一款由中芯國際(00981)代工生產的7納米製程工藝晶片中,採用了來自美國公司應用材料以及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的刻蝕機設備。不過要注意的是,刻蝕機與被荷蘭ASML技術壟斷的光刻機不同,本身內地亦有能力自研自產足夠用於先進製程的刻蝕機,因此不是美國技術封鎖的針對重點。
事實上,台積電的部分5納米製程生產線,亦有用到在上海科技創板掛牌的中微公司所提供的刻蝕機。換句話說,中芯就算不使用美國的刻蝕機,要改用「國貨」亦沒有難度,只不過無必要特意把原本就能用的外國設備改成國產設備。
內地大基金擬籌資兩千億
為了抗衡美國的技術封鎖,有傳用於推進國產晶片發展的國家集成電路投資基金(又稱大基金)正準備第三期集資,規模超過270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消息指,第三期大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屬下投資機構及國營企業,中央政府只佔少數。
台灣股市近期表現遠好過香港。台灣股市近期表現遠好過香港。
台灣股市近期表現遠好過香港。
台積電股價節節向上台積電股價節節向上
台積電股價節節向上
台股近期升勢強勁台股近期升勢強勁
台股近期升勢強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