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中小服務業3個月最弱

內地服務業部分企業對經濟前景趨審慎,故減少聘用員工。 內地服務業部分企業對經濟前景趨審慎,故減少聘用員工。
內地服務業部分企業對經濟前景趨審慎,故減少聘用員工。
接單量遜預期 上月就業指數重陷收縮區
內地經濟活動放緩,財新中國2月份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進一步跌至52.5的3個月低位,尤其是服務業的就業指數重新回落至50盛衰分界線以下,並刷新至2023年1月以來新低,主因需求遜於預期。大行分析指,今年內地經濟要實現與去年相若的增速目標,難度更高,並紛紛預估須加大刺激經濟措施,更有投行調高內地政府今年財政開支總額的增長預測。
雖然上周率先出爐的官方非製造業PMI升至半年高位,但反映民營中小企為主的財新中國服務業PMI按月回落,意味景氣度下行。計及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略升至50.9,兩大行業景氣度相抵下,2月財新中國綜合PMI維持52.5不變。
企業經營樂觀度4個月新低
不過,財新中國服務業的調查發現,有企業反映海外市場需求轉強之際,整體新訂單量卻未如預期,令積壓工作指數回落,為2022年8月來首次重回收縮區間。換言之,內需不及外需下,內地服務業企業聘用員工數量減速,錄逾一年來最顯著。而且企業對於未來一年經營活動的樂觀度降至4個月低位,當中有部分企業仍因預料市況相對低迷、客戶消費力疲弱而持更審慎態度。
荷蘭國際銀行(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昨指,內地對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符預期,估計是考慮到一旦降低目標,可能進一步削弱信心。
野村調高今年財政支出預測
然而,官方目標不變,卻不能排除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在後,因去年底的赤字率最終還是獲調高至3.8%。
該行又料,內地需繼續進一步刺激投資,以延續2019年以來政府投資規模一向高於民間投資的趨勢,直至市場情緒出現實際轉變。市場情緒見底後反彈,將成為經濟持續復甦的主要催化劑,隨後數周和數月出台的政策很大程度會確定內地經濟會否於年內見底。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更出手調升當局今年財政支出總額的增長預測,由原本估按年零增長,改為轉升1%,而去年為負增長6.7%。惟該行強調,低單位數的財政支出增長,對於政府實現經濟目標幾乎沒有幫助。考慮到多項因素,包括去年的高基數、仍搖搖欲墜的房地產行業、對12個「高風險」省市地方政府債務積累的打擊,以及迄今為止1月及2月乏善可陳的數據,今年經濟達標將甚具挑戰性,還需作更多努力。
例如為降低信貸風險,緩解「高風險」地方的資源配置失衡,野村續指,中國當局須堅決控制相關地區的債務增長,並為其提供更多發行特別再融資債券的額度,以置換隱性債務。另外,為避免財政懸崖和總需求下降,當局亦應增加中央政府支出,並鼓勵資產負債表相對健康的地區也增加支出。
大行對今年內地經濟看法大行對今年內地經濟看法
大行對今年內地經濟看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