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私營經濟連縮兩個月

香港營商環境轉差,而經濟環境疲弱,更有機會拖累未來12個月的市場需求。 香港營商環境轉差,而經濟環境疲弱,更有機會拖累未來12個月的市場需求。
香港營商環境轉差,而經濟環境疲弱,更有機會拖累未來12個月的市場需求。
上月新訂單續跌 企業憂未來一年需求
今年已過了兩個月,香港經濟景氣尚未見有大起色。最新公布的2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由1月的49.9降至2月的49.7,反映營商環境連續兩個月轉差,雖然幅度尚算輕微,但卻足以反映香港經濟乏善足陳的境況依舊未改!
香港2月營商環境再度轉差,新增訂單連帶外銷在內亦見下跌,導致企業縮減經營活動,並繼續看淡業務前景。受訪公司月內有擴充人力,因此清理積壓工作的進度較上一個月顯著。在訂單需求下滑、採購價格攀升的情況下,企業於是緊縮採購活動,但為保銷路,提價卻相當克制。
此外,香港私營企業2月新接的訂單量亦連跌兩月,緊縮程度為去年10月以來最急。單從外銷及來自內地的訂單分析,則兩者都在首季中段持續減少。調查資料又顯示,競爭勁升、市況轉淡、客數減少,這些因素皆促使新增業務緊縮。
摩通估樓價再冧一成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表示,2月份PMI數據顯示香港營商環境仍然面臨壓力。市場需求轉差,累及經濟活動滑入緊縮區間,也影響當月採購活動;私營企業對經營前景整體依然看淡,業者普遍憂慮,經濟環境疲弱,有機會拖累未來12個月的市場需求。
香港商業景氣差,一定程度與樓市調整有關。雖然港府已宣布全面撤辣,但始終是後知後覺,支持樓市的效用已打折。投行摩根大通認為,香港樓市成交雖然會增加,但樓價仍要下跌,跌幅料達一成。
新盤去庫存需30個月
摩通的研究報告指出,財政預算案宣布撤辣後,過去幾日樓市銷售反彈,發展商股價溫和上升約1%,反映市場對放寬措施有驚喜。不過,該行認為投資者不會對本港住宅市場前景有過分反應,銷量及樓價會有短暫的提振,但入市興趣有限,市場有更多新盤推出,樓價或再次回到下降軌之中。
該行又預期,今年樓市成交按年增加30%,撤辣後樓市交投量回升,與早前買家因觀望財政預算案而押後買樓,導致樓市需求積壓有關,同時以內地一線城市放寬樓市政策的經驗來看,在一至兩個月內交投會增加,之後卻再度回落;又相信香港情況相若,撤辣後釋放了昔日遭壓抑的需求。樓價方面,該行料住宅樓價將錄5至10%跌幅,對本港發展商股價而言,樓價的推動力較交投更大。
截至去年底,本港一手樓存量已經上升至25個月高位的2.3萬伙,而且潛在推售的單位超過4萬個,而去年只售出1.1萬個單位。摩通認為,即使今年樂觀地估計,全年售出單位數目位增至2.2萬個,仍需要逾30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所有潛在的新盤庫存。
地產股沽空率或上揚
二手樓方面,該行認為,過去數日的二手成交個案中,不少為「損手離場」,反映置業者對樓價信心仍然疲弱,傾向「止蝕」;又指當市場對於樓市的消息再次轉向負面,例如去貨速度下降,相信本港發展商股的沽空比率或再次上揚。
香港PMI反覆向下香港PMI反覆向下
香港PMI反覆向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