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美產業戰升級 難阻華車企出海

過去廿年,中國率先努力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隨着技術成熟,並構建覆蓋上中下游的完整產業鏈,中國電動車已成功進軍國際市場,即使是日本、歐洲和美國的傳統大型車企,亦被比下去。美國為阻止中國車企快速在國際市場滲透,擬以貿易壁壘削弱中國車在美競爭力,以保護本地車企利益,在乎的不僅是產業升級戰,更是主宰着未來新經濟智能化技術標準的關鍵賽!
環顧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中國官方是最先着手推動汽車業升級改造,朝新能源與電動化發展。除了推動車企研發及產銷電動車之外,中國亦掌握全球主要的汽車電池原料和相關的技術。透過各種消費補貼政策,中國的汽車朝電動化換代的速度亦可謂冠全球主要經濟體。以去年計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車第一大市場,銷量逾850萬輛,大幅拋離居第二的歐洲(300萬輛)和第三的美國(160萬輛)。
正正由於中國本身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國,本身就具備龐大的市場供研發和商業化實踐,在產業規劃、產銷與充電等綜合建設的配合之下,造就今時今日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先地位,說到底不是僥倖,而是多年深耕的努力成果。不過,中國並沒有關上市場大門,相反是歡迎各地車企在華發展,中國正是美國第一大電動車企的主要銷售市場,反正百家爭鳴,讓消費者有不同的選擇,讓中國的汽車市場有更成熟、多元的發展。
反觀歐、美、日3大傳統汽車市場,在拓展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步伐緩慢,亦缺乏方向。例如日本頭號車企豐田,如今仍在爭論電動車非新能源車唯一選擇,變相就在浪費時間,繼續被中國同業拋離競爭差距。
歐、美車企同樣面對技術落後的問題,更重要是,礙於技術、原材料及勞動力等條件所限,當地車企無法以具競爭性的成本價格量產電動車。去年中開始,美國車企才陸續意識到不能再「單打獨鬥」,着手統一使用在北美充電標準,正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放在眼前的現實是,在汽車產業電動化方面,美國的形勢已落後中國,而中國挾着技術和產銷成效等的優勢,正快速搶攻國際市場,意味的不僅是兩國汽車產業之爭,還有可觀經濟產值與商品貿易額等的龐大利益。為此,美國政府與政客開始針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以國家安全為由展開各項安全及反競爭調查,若年內傳來美國要向中國汽車徵收高關稅,並不讓人意外,反正就是不折不扣的保護主義。
問題是,美國車企的問題,在於新能源車方面的發展滯後,打壓華企進軍美國市場,不等於能助美國車企在國際市場追回失地,反過來迫使美國消費者購入更貴、更不具能源效益的汽車產品,拖慢新能源產業發展,必然得不償失。至於中國車企,出海的路雖不平坦,但最重要是保持技術領先的優勢,皆因中美之間關乎智能化的大戰場,還在後頭。當中國電動車能行銷全球,其他智能化商品技術標準亦會隨之快速搶攻國際市場,任不思進取的美國如何不公打壓,亦無法阻擋中國崛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