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pple傳棄造車攻AI

Apple未來擬集中資源專攻人工智能。 Apple未來擬集中資源專攻人工智能。
Apple未來擬集中資源專攻人工智能。
結束10年研發 兩千員工或轉職 股價早段偏軟
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姍姍來遲才去發展可謂舉步維艱。所講的是「美股七雄」之一蘋果公司(Apple Inc.)據報已放棄其造車大計,即結束長達10年的電動車研發計劃,轉而集中資源專攻人工智能(AI)。雖然該企對此不予置評,但消除了一個極不明朗的大型投資計劃。Apple股價周三開市早段曾跌0.83%,報181.11美元。
據報Apple高層最近幾周才作出這個決定,而公司首席運營官威廉斯(Jeff Williams)和負責造車計劃的副總裁林奇(Kevin Lynch)則於周二的員工內部會議上公布此消息。
理想:正確戰略選擇
隨着造車大計畫上休止符,據悉近2,000名從事相關項目的員工,尤其是硬件工程師和汽車設計師,可申請轉職至其他部門,部分亦可轉職至AI部門,但亦有人難保「飯碗」遭裁員。
要留意,不少同業均認為Apple今次決定正確。其中,理想汽車(02015)創始人李想直言,Apple放棄造車,選擇聚焦AI,「絕對是正確的戰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適」。
李想指,「以戰略層面來看,新業務能聚焦一個,絕不做兩個」。Apple一旦做成了AI,會成為一家10萬億美元的企業;輸了則是一萬億美元的企業。
他又估計,若然Apple做成了汽車並大獲成功,公司市值會增加兩萬億美元,但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AI。
特斯拉(Tesla)創始人馬斯克則在社交平台發文,稱「一家汽車公司的自然狀態是死亡」,感嘆造車之困難。另小米集團(01810)創始人雷軍表示,對於Apple放棄造車感到非常震驚,但補充小米雖然深知造車困難,3年前仍做了無比堅定的戰略選擇,認認真真為米粉造一輛好車。
豐田產量13個月首降
Apple另一難關是美國政府或對其開展反壟斷訴訟,涉及iPhone和iPad在軟件和硬件上的限制窒礙競爭之嫌,據報Apple上周派人與司法部作最後游說,試圖避過監管大棒。
一批在港上市的車股昨日個別發展。理想連升7日,周三再升0.79%,收報176.9元;蔚來(09866)及小鵬汽車(09868)各跌4.05%及5.16%;比亞迪股份(01211)則先升後回,倒跌2.52%收市。
另邊廂,日本車企「一哥」豐田受造假醜聞影響,1月全球汽車產量按年下跌3.8%,至78.86萬輛,為13個月來首次下跌,其中子公司大發汽車的全球產量暴跌67.8%;至於整體銷量則升4.4%,至83.16萬輛。
電動車品牌去年全球市佔率電動車品牌去年全球市佔率
電動車品牌去年全球市佔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