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日股屢破頂 韓急出招

日本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升勢停不了。 日本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升勢停不了。
日本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升勢停不了。
推價值提升指數 鼓勵企業增股東回報
日本股市創下歷史新高後升勢未停,日經平均指數周一盤中曾高見39,388點,升0.7%。眼見日股升勢異常凌厲,南韓亦立即跟進,宣布推出「企業價值提升計劃」,為願意提高股東回報的公司提供激勵及稅務優惠,詳細指引將於6月公布。反觀香港則繼續望天打卦,無論是監管機構還是交易所均未見大作為,繼續等運到,再不想辦法自強,港股將被邊緣化,既難招(人)才更難招(錢)財!
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宣布,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南韓價值提升指數」(Korea Value-up Index),倣效日本的「JPX Prime 150」指數,精選出各大積極提升股東回報的公司,並作為大型退休基金、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對象及市場參考指標。南韓當局更表示,計劃在今年第四季推出追蹤新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6月出指引 業界嫌遲
雖然南韓已開始行動,但市場依然覺得改革來得太遲。SK證券分析師Seol Yonjin直言︰「令人失望的是當局沒有要求企業在短期內行動」,投資者原先相當期望刺激措施的計劃詳情在昨日一同公布,但政府卻稱要到6月才有具體指引。南韓首爾綜合指數昨日跌0.77%,收報2,647點。
回看日股今輪升勢,其實背後包含了證券交易所的改革、政府的支持、投資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且也花費了不少時間。股神巴菲特早於2019年開始布局日股,買入日本5大商社股份,當時市場仍然對日股的前景抱有疑問。不過,在多番努力之下,國際機構投資者終於改變對日股看法。其中一項國際投資者正在增持日股的證據,是機構投資者的日圓淡倉大增。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槓桿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的日圓期貨淨淡倉,已同步飆升至2022年中以來高位。機構投資者買入日本股票時,為了對沖日圓下跌導致「賺價蝕匯」的風險,通常會同步做淡日圓,這樣就能夠確保股價上升時的回報不會受到蠶食。因此,當機構買入愈多日股,就要相應地增加日圓淡倉。
至於具體有哪些措施提振日本股市,就不得不提東證交易所大力推動一倍市帳率(PB)倡議。東證交易所要求估值過低的上市公司提交「股價對策」,解釋未來如何重振公司估值;還用類似於「點名批評」的方式,列出表現欠佳的公司名單。這些舉動其實巧妙地利用了日本的社會文化,透過「質問」、「負面標籤」這些低估值公司,令這些公司顯得不合群、丟架,從而驅使其以回購或增加派息等方法提振股價。
港改革GEM板無料到
反觀香港,GEM板(前稱創業板)的改革方案討論經年,今年初終於落實生效,惟至今未見大起色;對於減低交易成本,吸引企業來港上市,招攬金融創新科技專才來港發展,港府都是講多過做,成效自然給其他地區競爭對手比下去,再不努力做些成績。一年復一年虛度光陰,香港金融中心即使不至於已「玩完」,只怕也與「玩完」不遠矣。
南韓為願意提高股東回報的公司,提供激勵及稅務優惠。南韓為願意提高股東回報的公司,提供激勵及稅務優惠。
南韓為願意提高股東回報的公司,提供激勵及稅務優惠。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