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短線投資保本 博升寄望內地

內地今年或再出招維穩,推動經濟增長達標。 內地今年或再出招維穩,推動經濟增長達標。
內地今年或再出招維穩,推動經濟增長達標。
雖然內地持續的政策支持將推動2024年能達到經濟增長5%左右的潛在目標,但考慮到近期政策加大力度,不排除在非常規措施推動下,出現上升情景的可能。短期內投資者可考慮偏重防禦性的配置,如果內地政策有驚喜,則應該轉向對宏觀復甦更敏感的增長股。
信用債方面,亞洲投資級債券有望取得不錯的風險回報,中資高收益房企債券則保持謹慎態度。由於中國增長復甦動力依然偏弱,加上政策寬鬆預期,預計人民幣兌每美元將在7至7.3的區間內波動,今年下半年或在7.15附近徘徊。
AI熱潮利好晶片軟件業
內地今年財政政策將發揮主要作用,預計今年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將設定在3.5%左右,國債發行規模也將擴大,地方債額度應該與去年相似,考慮到內地政府歷來不樂見總體赤字率高於3%,以上財政目標應該是不錯的結果。此外,去年底增發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特別國債中的大部分將用於支持今年的財政支出,另有報道稱,相關部門已在考慮是否再次增發一萬億元國債。總體而言,這意味着今年財政擴張力度應該比去年明顯加大。
短期內,建議偏防禦的配置,重點關注盈利增長韌性強、能見度較高及股息收益率穩健的股份,在政策落實並促進增長企穩之前,此類股份的表現應該更具韌性,包括部分國有銀行、公用事業及電訊領域的精選公司。利用便宜的估值來布局內地新增長動力的中長期受益者,尤其是能把握消費趨勢變化、科技生態系統和人工智能(AI)等大趨勢的公司,以及在海外的業務強勁並不斷擴大市佔率的企業。
流動裝置產業用了逾10年才實現收入增長15倍,而AI產業只需要5年就能達到這一目標。AI仍將是2024至2030年推動全球科技股走勢的關鍵主題,預計2024年半導體和軟件在AI熱潮中佔據有利位置,將實現雙位數盈利增長,營業利潤率將超過30%。
可持續投資策略趨成熟
另外,預計可持續投資(SI)將在今年繼續走向成熟。利率下降的環境將有利於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投入,故建議將此納入投資組合,並探用多元化配置。
可持續債券新債發行量料將保持或高於去年的水平,當中,內地是主權和企業綠色債券的最大發行國,並有望在今年繼續保持領先。氣候債券倡議組織(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關注內地方興未艾的「轉型債券」市場。對投資者而言,優質品種可提供不錯的風險回報,因其總體收益率仍具吸引力。
至於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的零售趨勢、海外擴張和科技供應鏈將是「中國經濟3.0」新常態下的3大投資核心驅動因素。投資者可關注受益於這些因素的板塊,包括汽車、消費、醫療保健、科技和網遊。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