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資產信心積弱 管理預期成首務

內地股市新春長假後首日開市紅盤高收,表面上可喜,實際上見到的主要是被視為「國家隊」的國資在掃高與央企改革等相關的「中特估」概念股,見不到內外資買盤一躍而上的全面升勢,大淡市氣氛仍揮之不去。說到底,市場對中國資產的信心仍然低迷,當局必須設法為經濟建立明確的新增長點,配以強而有力的貨幣及財政政策來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否則信心繼續積弱下去,通貨收縮危機並非危言聳聽,一旦美國啟動減息周期比預期遲,人民幣的壓力難消,則中國資產估值只怕低處未算低!
經過新冠疫情和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中美的宏觀經濟政策明顯分道揚鑣。美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一方面收緊貨幣政策,激進加息控制通脹,支持美元與美國資產價格穩定,另一方面則在技術方面展現實力,為大型科企注入動力,支持美國資本市場延續大牛市,經濟景氣得以維持,樓市亦未受息口影響繼續穩定發展。
反觀中國,自行戳破內房泡沫。巨型民營房企還不到外債,弄得清盤收場,其他民企連環爆煲,基本上中企在境外的發債能力已被廢武功,更何況推倒了整個房地產產業鏈,影響的是百業景氣,蒸發大量財富,不利內部需求。中國製造業則在美國推動國際產業鏈與供應鏈「去中國化」下受壓,出口業未復元氣。即使中國不斷減息降準,貨幣政策與美國背道而馳,也無法對刺激消費與投資起到太大的幫助,反為人民幣匯率添壓,美媒乘勢全力唱衰中國投資,導致國際間漸漸形成投資「Anything but China」(任何皆何,中國資產除外)的思維,結果外資撤離,內資不是信心不足就是無能為力,中國資產跌至「地板價」都乏人問津,剩下國資在唱獨腳戲!
本來,在全球不可持續的寬鬆貨幣政策大逆轉前,中國率先主動去槓桿、消泡沫,有其原因。但結果是中國經濟如今卻苦陷困境,一則是美國的全面圍堵來勢洶洶,二則也見到中國在管理市場預期方面不太在意,對外強調國際市場陌生的「中國特色」,對內則予人搞「國進民退」的形象,自螞蟻集團上市撻Q以來,民營經濟至今不見起色,財政與貨幣政策又未到位,錯失維穩的關鍵時間。
如今中國當局強調要高歌「中國經濟光明論」,算是終於醒覺要扭轉悲觀的市場預期了。可如今衍生負面財富效應的內房與地方債務危機如燙手山芋,就連銀行也被拖下水;就業、消費、投資瓣瓣都棘手,經濟基本面缺乏明確的新增長點,市場流動性寬鬆力度亦未見積極,民營經濟領域繼續處於「躺平」狀態。單靠喊口號,如何能令作為景氣晴雨表的資本市場活躍起來?
踏入今年,東盟諸國的經濟景氣都出現壓力,中東產油國投資中國的步伐未見提速,來自歐美的制裁威脅只會有增無減,中國的外部需求疲弱基本上已是「梗局」,得把握時機盡快設法扭轉刺激內部需求,重新推動內循環引擎運轉,免令光明前的黑暗變得愈來愈漫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