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需弱 惠譽憂華港口吞吐量萎縮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受累於全球外部需求及製造業疲軟,今年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長可能會放緩,並有下跌的風險。
惠譽指出,去年第四季中國8個主要海港的貨物及貨櫃吞吐量分別按年增長4%及6%,增長主要受惠於新航線、貨櫃運力增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一帶一路倡議及中歐鐵路運輸貨櫃增加;惟深圳及廈門港口吞吐量增長乏力,顯示來自東盟、歐洲和美國的外部需求疲軟。
事實上,中國上季出口額按年減3%,雖較去年第三季的跌幅11%放緩,但壓力未消。上季出口往東盟和歐盟分別下降9.3%和9.7%,對美國的出口亦降3%,惟受到對俄羅斯出口急增24%所抵銷;另對東盟的出口佔總量的15.9%,繼續領先美國的14.8%和歐盟的13.7%。惠譽亦指,上季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上漲70%,主要是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運力減少。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按季上漲10%至1,089,中國貨櫃運價指數(CCFI)依然疲軟,上季下跌3%至854。然而,受紅海事件影響,今年1月SCFI及CCFI分別飆升至平均2,148和1,246。
紅海事件續擾亂供應鏈
該機構認為,紅海事件可能持續擾亂全球供應鏈,預計今年吞吐量增長將放緩,而部分負面影響會被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歐鐵路及海河聯運所抵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