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股見底 反彈欠催化劑

張浩恩預期,美國減息將會推動資金流向低水的中港股市。 張浩恩預期,美國減息將會推動資金流向低水的中港股市。
張浩恩預期,美國減息將會推動資金流向低水的中港股市。
信銀國際:股息回報逾4厘 恒指至少21000才合理
港股表現長期低迷,一直跑輸外圍股市,股民信心盡失。不過,極低的估值亦意味着有一定潛在反彈空間,就欠觸發股市反彈的催化劑。中信銀行(國際)個人及商務銀行業務投資主管張浩恩表示,目前恒生指數的股息回報率高於4厘,參考歷史數據,這通常是港股「階段性見底」的信號,預期美國減息將會推動資金流向低水的中港股市;以市盈率(PE)估值推算,恒指今年合理水平應在21,000至22,000點附近。
張浩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根據過往經驗,每當恒指股息率升至4厘附近,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有較明顯的反彈,撇除一些不明顯的波動後「起碼會有雙位數百分比的升幅」。若參考綜合中港兩地上市股份表現的MSCI中國指數,無論對比外圍市場還是歷史平均水平,都有較大幅度的折讓。對於這種情況,他坦言︰「中港股市合理值不應該這麼低。」
減息勢成上升誘因
至於有甚麼催化劑可以刺激港股估值回升?張氏認為,今年美國聯儲局減息已是大概率事件,考慮到目前多數發達市場如美國、歐洲,甚至是日本的股市都累積了相當程度的升幅,當減息化為現實,資金可能會轉而流向一些較為便宜的市場。
不過,要留意的是,隨着近期聯儲局官員淡化3月減息的可能,現時市場對於減息時間點的預期亦有所推後,多數預期第二季才會開始減息。他說︰「減息是大方向,但何時真正減息仍值得留意。」
事實上,儘管中港股市整體表現令人失望,但也並非全無投資機會。以去年為例,滬深300指數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成分股仍然錄得升幅,上升的股票以半導體、電動車等科技相關板塊為主。長遠而言,他指「碳中和」概念仍然是一大受惠政策利好的投資主題,可以用「揀股唔揀市」的方式部署。
不炒市 專注高息股
港股方面情況也類同,去年雖然恒指大跌收場,但個別板塊仍然錄得正回報,包括能源股、國際銀行股、電訊股等,這些股票都有一個共通點──股息回報率高。他表示,部署港股時可用「簡單一點」的策略,專注於高息股。他更表示,同樣屬於高息股的內銀股價雖然沒有升幅,但動輒8、9厘的股息率亦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尤其現時這些內銀股的市帳率估值已經極低。
觀乎近年中港股市,似乎看不到像美股那樣持久的升勢。他解釋稱,中國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階段,內地房地產行業不再是經濟增長引擎,而且頹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某程度上牽制了股市上升空間。
3因素影響美股走勢
近年不少香港投資者因為對本地市場失望,轉投屢創新高的美股。張浩恩表示,單純以PE估值來看,美股有一些調整空間。他解釋指,接下來影響美股走勢的有3大因素,包括貨幣政策、PE估值,以及盈利表現,由去年底開始的升勢主要是靠估值膨脹,他認為大型科技股依然是不容忽視的投資對象,但假如盈利增長未能夠追上估值,某些估值太高的科技股可能會調整。
另外,假如聯儲局把利率維持在高位更長時間,市場可能會開始擔心高息環境對經濟構成壓力,一些去年曾跑輸大市的防守板塊,比如健康護理、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有機會追落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