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玩完論並不悲觀 港經濟以變應變

曾被稱為中國大好友、美資大型投行摩根士丹利亞洲前主席、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奇,近日公開發表「香港已完」論,指港股表現不濟,香港經濟受種種不利因素制約,很痛心說香港已「玩完」云云。其實,這位美國學者說出事實,就是在當前的百年變局下,香港過去由歐美等西方資金主導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起了徹底變化,即其所謂的「玩完」,但這並不等於香港就此完蛋,皆因現今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未來中國金融須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席位,而香港就擔當着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角色,承擔更重要、有利自身與國家發展的任務,得以樂觀和耐心來看待這變局,最重要的是港府要徹底改善施政,理順戰略產業發展,切實提升競爭力,才能化危為機。
過去的歷史背景,使香港成為歐美資金在亞洲地區的重要國際金融據點,彈丸之地匯聚了國際人才與資金,市場擁高度流動性、高度國際化,令這個小小漁村發展成亞洲四小龍、與紐約和倫敦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不過,隨着香港回歸祖國、中美展開世紀博弈,這幾年香港賴以發展的資金背景起了重要變化。
眼見中國崛起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多方面追趕美國,美國政客認定其坐享數十年的霸權受到威脅,視中國為敵人,故先向華開打貿易戰,繼而是科技戰,今年好大機會開打金融戰,反正就是全方位與中國脫鈎,限制技術與資金流往中國,全面打壓中國經濟發展。
在這地緣政治背景下,中國積極調整發展步速,先是為內房債務危機拆彈,繼而整頓各戰略產業,去槓桿、消泡沫,除隱患,並調整產業戰略,加快國產芯片發展,提速金融市場改革開放。雖然近年中國製造業受衝擊,但整體經濟仍穩定,未來將在更穩健的基礎下持續發展,並藉着加大拓展非美經濟體的經貿連繫,走出與美國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當然,以坐擁金融霸權自居的美國,最不欲見到的是中國金融起飛,尤其是美國政府自知債台高築,不可持續,卻又要靠高息來抗通脹,以維持美元資產吸引力,一旦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發展,分流了美國債券的需求,美國如何延續以新債冚舊債的把戲?所以,金融戰必然是中美博弈的大戰場,當前中美資本市場景氣各走極端,正是大洗牌前的一個先兆。
如是者,歐美資金大減對中國資產的投資,並減少在香港這個昔日亞洲金融中心的投資,遷往新加坡和日本等地,不讓人意外。美國學者指香港「玩完」,說出昔日由歐美主導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已完的事實,未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將由中國主導,並以與非美體系如中東及東盟等經濟體的經貿連繫作基礎,「國際」二字定義將重塑,服務對象雖不同,但無改香港背靠祖國提供國際金融服務的獨特角色。
身處大國博弈、創科起飛的新工業革命,巨變必至。香港得無懼變化,擁抱變化,將變化轉為進步的動力。港府得認真切實改善施政,從善如流,配合國家戰略,團結力量,推動經濟發展踏上新台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