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多元資產配置提防「黑天鵝」

若香港經濟觸底反彈,配合美國利率見頂,可望吸引資金流入。 若香港經濟觸底反彈,配合美國利率見頂,可望吸引資金流入。
若香港經濟觸底反彈,配合美國利率見頂,可望吸引資金流入。
金融市場經歷美國聯邦儲備局長達一年多的加息周期後,美國高企的通脹率、消費和熾熱的勞動市場終於在2023年第四季出現降溫迹象,經濟進入增長減緩的階段。隨着通脹持續受控,將有助增加聯儲局在2024年調整貨幣政策的空間。除非出現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否則美國在今年減息似乎是金融市場的共識。
預期美下半年才降息
目前,利率和股票價格水平已經反映金融市場對今年美國通脹和利率下降的預期,但聯儲局不大機會立即放手,投資者暫時不宜對美國在上半年可能減息過於樂觀。
投資者需謹記,減息的時機和幅度仍存在變數。聯儲局留待下半年才開始減息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政策制訂者或需更多時間觀察經濟數據,以確定通脹走勢,避免因過早減息而令通脹捲土重來,為經濟帶來更大殺傷力。
此外,由於美國勞動市場和消費力仍處於較溫和水平,通脹現時看來受控,因而降低當局在上半年減息的迫切性,並毋須急於通過減息來刺激經濟。
對於聯儲局在今年減息的原因,更傾向認為是美國經濟和通脹降溫所致,而非經濟陷入衰退。根據美國目前經濟情況推測,基本面仍具韌性。而目前的基本預測情景是經濟有望實現軟着陸,機率高於硬着陸,並相信出現立即且嚴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投資者不妨留意有望受惠於通脹回落的企業及資產類別。
倘若美國貨幣政策立場轉向,對亞洲及新興市場又意味着甚麼?過去,聯儲局持續加息,導致美元維持強勢一段長時間,追逐收益的資金流向歐洲和美國高利率市場,因此亞洲和新興市場往往受到影響。隨着美國利率見頂,資金在今年有望回流亞洲和新興市場。
內地政策左右港經濟
至於內地和香港方面,經濟關聯性在後疫情時代有所增加。因此,香港經濟的驅動力,或需視乎內地經濟基本面,當局會否於今年推出更多支持經濟政策,這將是其中一項影響香港經濟走向的關鍵因素。若香港經濟能觸底反彈,配合美國利率見頂,相信可望吸引資金流入。
在展望2024年經濟預期的同時,也要以過去的經驗為鑑,慎防突然出現「黑天鵝」事件。雖然美國經濟數據有降溫迹象,但投資者仍要密切留意數據變化,包括勞動市場和消費市場會否突然再度轉強,導致聯儲局需要上調利率。
此外,投資者要留意地緣政治風險會否再度觸發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從而導致通脹再次升溫,令聯儲局減息預期落空。
美國總統大選亦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因素。美國總統實施政策的能力,將取決於他們能否獲得美國國會的控制權。分裂的美國政府會被迫妥協,有助緩和每個黨派內的極端勢力,為投資者提供更穩定的政策背景,有望為金融市場帶來支持。在11月選舉結果出爐前,選舉議題將會持續發酵,或影響市場情況。
鑑於地緣政治和美國總統大選都是難以控制的外在因素,投資者需隨時做好兩手準備,從多元資產配置角度,更靈活地分散投資組合,盡量降低對利率的敏感度,同時放眼不同資產類別,以更有效地駕馭通脹及利率變化,提高應對波動市況的能力及捕捉潛在收益和增長機會。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