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低物價臨界點 刺激需求翻新局

內地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在需求疲弱下,物價持續低迷,有陷入通貨收縮漩渦之險。惟若細看數據,由於去年春節在1月,變相托高去年同期的比較基數,實際上按月比較物價仍穩定。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內地持續低息、低物價的環境,對於面對美國連番狙擊的中國而言,並不全是壞事,至少能緩減居民的生活成本和企業的利息支出壓力,也向國際說明,與美體制不同的中國,能按自身情況調節貨幣政策,走出一條非美主導的發展道路。如無意外,年內將會見到當局加大刺激需求,物價有望作出合理回升,並為全球資金流逆轉創造條件!
過去一年,人民幣持續在相對偏弱的水平徘徊,加上內部債務危機發酵,股、樓皆受壓,不利財富效應,且全球製造業產業鏈與供應鏈大洗牌,中國無可避免要捱打一段時間去適應新常態,致令投資與消費市道表現未如預期。內地物價低企,與歐美的高通脹情況形成頗強烈的對比,這也支持中國貨幣政策能脫離美國的主導,中國人民銀行得以放寬銀根來應對經濟下行的風險,而低息的環境亦緩減了企業的利息成本壓力,在內房及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發酵下,低利息環境及充裕的市場流動性,就成為穩定市場的關鍵。
至於最新公布的物價數字顯示,通脹數據創逾14年最大按年跌幅,連續4個月陷入通縮,惟得留意去年同期因春節而基數較高,且按月比較有輕微升幅。如無意外,2月新春將帶動食品需求,料月度數字將改善,整體上物價持續趨穩。
當然,整體物價持續在低位徘徊,顯示需求並未有明顯改善,須更大的力度來刺激,以確保消除通縮風險。要刺激需求,莫過於讓居民的「荷包」再次膨脹起來,提升未來的景氣能見度,企業盈利與居民收入的可測性回升,信心回歸,再次推動「內循環」高效運作。試問若然居民「搵朝唔得晚」,即使仍然有積蓄,省吃儉用,減少消費,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那要刺激消費,以帶動投資與生產,就變得艱難。中國當前最缺乏的,是能強化市場信心、改善中國資產估值的有力措施,與其花太多心神在嚴格監管,倒不如趁各方仍有老本可耗,設法理順供需端關係,以釋放市場活力來催谷經濟,徹底改變低物價的市場預期。
振興金融市場,以財富效應來帶動投資與消費,以協助企業融資,解決當前的經濟困局,確實是戰略方案。問題是,如何才能振興長年疲憊不堪的A股市場,確實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近年人民幣處於相對弱的區間,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打了折扣,且外圍的歐、美、印度、日本股市暢旺,吸走了大量資金,要在這個處境下突圍,得耐心等候美國以至日本的貨幣政策拐點來臨,所指的是聯儲局減息,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時點大概要到下半年,故有心理準備,上半年內地物價水平仍會反覆,此期間金融市場則繼續處於「打底」階段,但翻局的時點愈來愈近,得抱有信心捱過黎明前的黑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