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馬士基:紅海威脅未見頂

受紅海航線影響,馬士基上季轉蝕4.3億美元。 受紅海航線影響,馬士基上季轉蝕4.3億美元。
受紅海航線影響,馬士基上季轉蝕4.3億美元。
去年純利倒退86% 暫停股份回購
也門胡塞武裝攻擊駛經紅海的商船,正困擾全球商貿活動和宏觀經濟前景。來自丹麥的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直言有排煩,其行政總裁柯文勝(Vincent Clerc)不諱言,襲擊用上的武器不論數量或種類都在擴大,國際社會何時、怎樣保障航道安全,現階段渾沌未知,「威脅尚未到達高峰」。
運費從疫情期間的高位暴瀉,已令馬士基去年業績掉入凡間,全年純利倒退86.91%至38.22億美元,末季按年轉蝕4.36億美元,撇除部分項目的基本溢利亦由盈轉虧。
EBITDA指引遜 股價瀉17%
柯文勝稱,紅海危機會掩蓋今年航運嚴重供過於求的問題「一會兒」,但馬士基以市場不明朗為由即時暫停股份回購,直至海運局勢平息下來才作考慮,而且今年基礎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指引是10億至60億美元,連上限都低過市場預期,龍門之闊令市場更擔心紅海危機「點收科」。如斯保守的指引和言論,不但令馬士基股價暴瀉逾17%,還令同業赫伯羅德及諾頓分別曾瀉逾12%及逾11%。
相比之下,長和(00001)旗下和記港口信託較為樂觀,指「市場預期」紅海危機應該不會拖很長,但也警告可能擾亂全球貿易及船期,避行蘇彝士運河或乾脆取消訂單,可能不利公司本季的吞吐量,中國出口亦會面對空箱短缺的威脅。包括和記港口在內的「港口及相關服務」去年上半年佔長和經營溢利約16%,即使比不上屈臣氏和歐洲電訊業務,長和股價昨挫1.44%,收報41.05元。
就算航期沒有受阻,行經紅海的商船也要面對保險公司坐地起價。外媒報道,跟以色列、美國和英國有關的商船,現時保費比起其他商船高25至50%,50%以上都有,更有消息指乾脆不受保。業界又指,紅海商船的保費升至約船隻價值的1%,以7天航程計,額外成本幾百或幾千美元不等。一些商船為求自保還學起《戰狼》情節來,刻意公開註明有中國船員,或強調跟英、美、以無關。
另外,馬士基最新年報提到,今年全球貨櫃貿易量增長估計介乎2.5至4.5%,跟空運升2至5%差不多。風險因素除了地區衝突,還有極端氣候的干擾──如巴拿馬今年上半年降雨量預期持續低企,或使航期不穩定,以及通脹或比預期難搞,使央行押後減息,不排除觸發「金融事件」。
內地出口全球份額未減
這些偏悲觀的言論可能會掩蓋年報一個亮點,就是美國分散供應鏈並未損害中國出口之全球份額,即使於北美在中國出口之份額已從2018年的26%,降至去年的20%。
那麼本港有福消受嗎?和記港口指,本港去年港口吞吐量表現停滯,原因是不經香港轉口、直接從內地出貨更普遍,且大灣區港口獲當地政府補貼,更有價格競爭力。葵青吞吐量去年僅758.5萬個標準箱,跌14.72%,僅及疫前2019年76%,鹽田和惠州之總吞吐量雖也跌0.87%,但仍高於2019年。
中國出口全球份額未被美國削弱中國出口全球份額未被美國削弱
中國出口全球份額未被美國削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