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連續4個月通縮 物價創14載最大跌幅

內地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跌0.8%。 內地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跌0.8%。
內地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跌0.8%。
工業出廠價續挫 消費不足 人行預告催谷
內地連續4個月苦陷通縮,國家統計局公布,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8%,跌幅擴至2009年9月以來最大,且遠差過市場預期;同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幅改善至2.5%,但仍陷入連續16個月通縮。顯見,當局需要採取行動,以免通縮預期在消費者行為中變得根深柢固。
國統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釋,CPI按年降幅比前月擴大0.5個百分點,主要是去年農曆新年在1月,有別於今年農曆新年在2月,令去年1月的基數較高,加上去年疫情防控轉變後消費需求明顯增加所致。
上月特別是食品價格按年下降5.9%,拖累CPI下降約1.13個百分點。當中,豬肉、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跌17.3%、12.7%及9.1%,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78個百分點,佔CPI按年減幅九成多,是帶動CPI按年下滑的主要因素。
野村或再降全年CPI預測
不過,若剔除食品及能源價格,核心消費通脹按年亦僅漲0.4%,低過去年12月0.2個百分點之餘,升幅更重返去年6月水平。
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內地部分產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上月PPI不論按年或按月均持續受壓,但是跌幅略為收窄。當中,生產資料按年跌3%、生活資料跌1.1%,兩者跌幅分別收窄0.3個百分點及0.1個百分點。
野村表示,通脹數據反映內地今年開局的經濟動力維持疲軟,即使高頻數據顯示食品價格2月有所回升,該行仍把全年CPI預測由原來的增長0.6%,下調至0.4%,又重申預測尚存下行風險。大華銀行同樣調低全年消費通脹預測,由原先1.7%降至1%。
促訂長期政策釋放儲蓄
不過,荷蘭國際集團(ING)認為關於中國陷入通縮的情況被誇大,特別是基數效應讓上月數據差過實際情況,認為上月CPI按年跌0.8%,已屆這輪周期的底部。再者,明顯拖累CPI的豬肉價格在過去兩個月已經回升,相信對物價的影響將消退,農曆新年的需求或推動CPI本月轉正。
內地經濟不斷受樓市低迷、地方債務高企及股市拋售等問題困擾,安聯貿易表示,當局急需恢復消費者的信心,並制訂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長期政策,以釋放內地消費者的巨額儲蓄。否則上述問題會拖累2025至2029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只有約3.9%,明顯低於疫情爆發前預測。
人民銀行昨日隨即發布去年第四季貨幣政策報告,提及物價取決於實體經濟供需,又解釋目前物價較低,乃經濟有效不足、供需恢復不同步所致,但未來隨基數效應減弱、商品服務需求持續回暖,料物價有望溫和回升,PPI跌幅續收斂。下一步會加強政策協調配合,有效支持促消費、擴內需、保物價在合理水平。
此外,人行昨於公開市場已開展3,45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當中,7天期佔900億元,14天期佔2,550億元,全日淨投放3,020億元。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月雖有改善,但仍陷連續16個月通縮。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月雖有改善,但仍陷連續16個月通縮。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月雖有改善,但仍陷連續16個月通縮。
內地消費物價按年變化內地消費物價按年變化
內地消費物價按年變化
工業生產物價續弱工業生產物價續弱
工業生產物價續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