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股救唔起 曾創5年低

內地暴力救市未必可解決A股積弱問題。(資料圖片) 內地暴力救市未必可解決A股積弱問題。(資料圖片)
內地暴力救市未必可解決A股積弱問題。(資料圖片)
中證監26小時5度維穩 國家隊疑托中證ETF
民間哀求中國重拳救市呼聲激烈,即使中國證監會隔晚表態要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工作,但滬深3大指數昨日在今年首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生效日仍暴跌,滬綜指及深成指均曾創5年來即市新低,迫使中證監約26小時內發出5張維穩公告,甚至罕有在A股開市時段發聲,加上疑似「國家隊」資金拉升權重股,特別是主要追蹤中證500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刺激3大指數一度拗腰倒升。
孖展爆倉押股平倉憂慮增
業界曾警告,與「雪球」結構產品掛鈎的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一旦跌破「敲入」水平,恐觸發額外拋售。昨日早段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再重創逾6%及8%後,相關指數ETF的交易量午後明顯擴大,如中證500 ETF升至收市逾百億元(人民幣‧下同)。據業界推測,和此前的護盤資金側重在上證50、滬深300等權重板塊不同,顯示出更全面的托底企圖。
投資者槓桿交易資金及股權抵押平倉風險亦見升溫,過去周末及周日散戶融資(即孖展)爆倉及A股股東股權抵押已達強制平倉水平的憂慮加劇,成為昨日A股大跌市的罪魁禍首。自上周大市不斷尋底,槓桿資金的平倉風險愈發顯現,甚至在網絡上流傳融資客戶爆倉數目幾陷失控邊緣的消息。雖然內媒向各券商查詢後未見大規模異常情況,但中證監為釋疑慮,昨午趕於A股收市前交代股票抵押近況。
截至上周五,兩市押股市值佔總市值的比重,已由2018年高峰降至3.38%。押股融資餘額由2.69萬億元降至1.59萬億元,第一大股東押股比例逾80%的公司數量更降至227家。今年來,押股規模較去年底亦有所下降;而押股違約強行平倉(斬倉)金額僅約2,740萬元,佔成交額比重很小。
傳多招收緊交易限制
惟針對滬深兩市年內共106個大股東補充抵押公告,中證監承認,數量按年有增加,但近期補充抵押是因低於預警線而履約追加保障,而非觸及平倉線,不會導致強制平倉。同時,當局引導券商等機構增加平倉線彈性。收市後,中證監再兩度發通告,包括進一步表明將引導券商透過延長追加保證金(即補倉)、動態下調平倉線,以減少強行平倉(斬倉)風險和市場壓力。
當局為免夜長夢多,亦漏夜補充孖展情況,承認目前A股市場平均維持擔保比例226%,或創2019年初新低,但強調平倉線通常為130%。而且1月以來,累計平倉金額約9億元,且涉及股份和投資者都高度分散,整體風險可控。
另傳當局本周起多招收緊交易限制,如在港持牌的內地量化基金巨頭周一起被禁沽貨,由源頭縮減大幅拋售A股的壓力;對中金公司(03908)等券商與客戶簽訂跨境總回報掉期(Total Return Swaps,TRS)交易額設限,或截斷內地投資者繞過資本管制,沽空海外中國相關資產。
不過,A股深潛程度非暴力救市可化解。滬綜指、深成指及深圳創業板指數昨最多曾瀉3.48%、4.62%及4.35%,午後寧德時代等重磅股拉漲,滬綜指及深成指全日跌幅才收窄至1.02%及1.13%,收報2,702點及7,964點,創業板指數更轉升0.79%。因恐慌情緒觸發資金逃難潮,兩市全日成交增至8,773億元,北向資金經滬深股通淨買入約12.11億元。
中證監頻發公告維穩中證監頻發公告維穩
中證監頻發公告維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