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資基金對A股失耐性 逾四成指不宜投資

雖然中國內地試圖出招挽回外界對中國股市的信心,但外資已經失去耐性。英媒報道,高盛上月在港舉行投資會議時,有超過四成外資基金認為中國「不適合投資」(Uninvestable)。
滬深300指數去年插逾11%後,今年開局以來累計跌7.33%。經濟增長疲軟、房地產債務危機,加上當局對市場支持力度不足,且中美兩國關係愈發緊張,全球投資者在過去一年拋售中國股票。
中證監:認真聽大眾聲音
外資上月繼續經滬、深股通淨沽出145.05億元人民幣,可見估值便宜並不足以吸引外資重新進場。
更甚的是內地股民亦意興闌珊,為資金尋求出路。內地上月33個境內追蹤外國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吸資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為有紀錄以來單月新高。當中,超過一半資金湧入美股,另外有2.04億美元湧向日本。
當然,這些跨境ETF產品亦受內地歡迎,部分是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推波助瀾,該計劃給予一些基金公司購買外國證券的額度,有限額度導致ETF出現大幅溢價。須留意的是,一旦海外市場出現調整且溢價消失,投資者恐怕面臨雙重打擊。
中國證監會昨日表示,要積極會同有關方面以更大力度統籌抓好穩定市場各項措施的落實落地,穩預期、穩信心,堅決防範市場異常波動。
當局提及,要鼓勵支持各類投資機構增加逆周期布局,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要認真傾聽廣大投資者的聲音,及時回應投資者關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長張曉津早前接受訪問時亦宣稱,「投資者保護是辦理證券案件的重中之重」。
學者盼盡快推平準基金
上月有傳內地政府打算設立平準基金來買境內股票,規模達兩萬億元人民幣。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理事劉煜輝呼籲,應盡快建立平準基金,還建議平準基金資金逐年補充至10萬億元人民幣甚至更多,關鍵是「讓市場投資者盡早、透明、全面地了解這個規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